【本報訊】反送中運動發生至今逾四個月,有105名被捕人士未滿16歲。香港兒科基金昨日發表「深切關注對香港兒童使用過度暴力和殘酷行為」立場書,對兒童在運動中遭警方暴力對待極為震驚,強調任何形式暴力、橡膠子彈、無理逮捕和不公執法都是絕不接受。基金提出,執法部門須遵從警察通例及守則處理被捕或被拘留未成年人士,若執法者違反準則都應予以審查。政府要回應社會訴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審查整個社會運動和所有相關人士及單位。
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香港兒科基金的一個專家小組於上周討論「最近的社會運動對兒童健康之影響」,小組成員包括資深社會工作者、退休高級教育主管、退休中學校長、資深臨床心理學家等。立場書稱,對於兒童在運動中遭暴力對待感極為震驚,對政府沒有根據《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給予兒童應有保護和權利感驚駭和憤怒,強調無論身體或任何形式暴力、化學武器、橡膠子彈、無理逮捕和不公執法都是絕對不可接受。
警方在鎮壓示威期間發射數千枚催淚彈,還頻密使用成份不明的水炮毒液又多次無理拘捕,對兒童構成「毒性壓力」。立場書指出,國際數據明確顯示,「毒性壓力」對整個生命周期確實有不利的影響,包括危害兒童的社交、學習行為等整體發展;而這些傷害可以是永久,甚至產生跨代傷害。
立場書指,政府必須妥善處理青少年需要,以解決香港社會目前運動最為重要。基金提出,政府應呼籲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特別是掌權者必須停止侵犯兒童權利的行為;執法部門在處理被捕或被拘留的未成年人士時,必須遵從警察通例及守則;若任何違反準則的行為都應審查,相關人士必須承擔責任。政府需回應社會訴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由委員會審查整場運動和所有相關人士及單位,及提出解決衝突的建議。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