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遊蹤】
乾旱荒蕪的撒哈拉沙漠有神秘夢幻魅力,來到摩洛哥旅行,從西岸的繁華大城,翻越亞特拉斯山脈,走進撒哈拉沙漠,望着夕陽沒入沙海、迎着月光騎駱駝,再與柏柏人圍着篝火跳舞,過程確實有種脫離現實的浪漫感。
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已是許多年前,書中描寫細節多半淡忘,純粹留下走入撒哈拉沙漠的浪漫嚮往。直到搭着吉普車一路往沙漠奔馳,我終於想起了三毛與荷西為了到沙漠撿化石,誤陷泥沼的驚險故事;望着前方的黃沙滾滾,也憶起了三毛和荷西走路去註冊結婚的情節。她說,如果能不走路,騎着駱駝狂奔而去,當然更帥。
當我們一行人抵達東南面的梅如卡(Merzouga)附近、靠近阿爾及利亞的礫漠區,導遊首先帶我們去看化石,選定一塊大石,當場用水澆淋下去,原本灰濛的石面,扇貝、鸚鵡螺、三葉蟲等動物化石頓時鮮明起來;一旁好幾位柏柏人,在石堆前等着遊客上門挑撿。向來被視為珍稀的動物化石,在沙漠裏竟是堆積如山。難怪,撿化石可以成為三毛的休閒活動。
騎駱駝踏沙丘 看山石映紅
「這些是真的嗎?」有人好奇問導遊。導遊笑了笑反問:「在這沙漠裏,仿冒品的成本,會比撿來的便宜嗎?」我則驚訝地想着,原來以前這片沙漠是海呢!離開礫漠區,要進入巨大的沙丘,我們騎上駱駝,沒有狂奔,而是迎着西斜太陽緩緩前行,駱駝隊伍影子拖得好長、好美,原本泛紅沙色,隨光線變化,更艷了。導遊Kerlin解釋,撒哈拉沙漠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涵蓋好幾個國家,但這裏的山及沙石因富含粉紅花崗石,光線照耀下,比起別處顯得更紅且美麗。我望着風在沙地吹出的波紋,視線久久難以移開。
撒哈拉沙漠最美麗的便是黃昏時刻,但這時間不長,稍不留神,太陽便倏忽墜入沙海裏,明月高懸天邊。我們頂着月光,慢慢離開沙丘,吉普車已在遠方等待接我們回到沙漠營地。
剛關掉汽車的油門,樂聲立即傳來。沙漠裏變出豪華營帳,實在神奇。營地中央還燃起篝火,柏柏人在旁擊鼓吟唱,地面還有一盞盞雕刻極為美麗的燈籠。有幾頂帳亮着燈火,人影晃動,有的則賴在躺椅上悠閒地仰望星空,感覺頗愜意。但一進入營帳,才發現沒冷氣!夏天的沙漠,夜晚並沒有預期中散熱迅速,當場慶幸摩洛哥接待社Dorak的Steven決定得好,我們只在營地裏吃晚餐,和柏柏人圍着篝火跳舞歡唱後,再到50多公里外的卡斯巴(Kasbah)裏住宿。雖然心中難免有些許遺憾,我想其他季節住在沙漠營地,望着星空入眠,再走入沙漠,迎接日出,會非常浪漫。
下榻柏柏城堡 賞高山峽谷
Kasbah,城堡的意思。其來源為早期居住於沙漠地區的柏柏人,因沙漠地廣無天然屏障,因此利用土堆及石塊將居住的房子,建造成易守難攻的城堡樣式,其最大特色在於建築外牆上方一個一個的凸起設計,讓柏柏人可以躲在其後以火槍攻擊敵人;內部則是仿摩洛哥最具風格的天井式中庭花園建築,只是因為沙漠地大,柏柏人也就將Kasbah所有的設計,包括中庭花園水池,整個都放大了。
今日在摩洛哥,尤其是沙漠地帶就有不少柏柏城堡酒店(Kasbah Hotel),裝潢大多有濃厚的摩洛哥風格。像我在伊爾富德(Arfoud)下榻的Kasbah Hotel Xaluca不但土牆上、木製門窗及樑柱都有精美華麗的雕刻,連枱燈、窗廉、床單也非常有特色,甚至洗手枱也是化石枱面。即便酒店就在沙漠邊陲,現代化設備及享受完全不打折,房間有冷氣,庭園還有泳池及高聳椰棗樹!
當然,一般柏柏人村莊,自然不會如此奢侈用水。要戲水就開車到山中的峽谷,亞特拉斯山脈東部的托德拉峽谷(Todra Gorge)就是很熱門的健行、戲水以及攀岩勝地,可以見到很多當地居民帶着簡易棚架、食物,在河谷裏戲水野餐。
亞特拉斯山脈橫跨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再縱貫摩洛哥,長達2,400公里,但超過4,000米的最高峯以及較高山脈都在摩洛哥境內。亞特拉斯山脈就像是摩洛哥的護國神山,阻絕了沙漠的吞噬。這也同時意味着,如果想要翻越亞特拉斯山脈,得舟車勞頓、挺過蜿蜒山路。我們從西邊臨大西洋及地中海的繁華大城,穿越大片珍貴的雪松林、高山峽谷、進入東南邊的黃沙滾滾、河谷綠洲、見到柏柏人的村莊,走入紅色的撒哈拉沙漠。一天之內在摩洛哥便可見到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生態景觀。冬末初春之時,甚至還能見到高山積雪,與乾涸沙漠的截然反差,如此不同的生態景觀,怎不教人對大自然產生敬畏?
Travel Memo
機票:
經伊斯坦堡往卡薩布蘭卡,經濟客位$3,090(不連稅及附加費)
匯率:
1摩洛哥迪拉姆(MAD)兌0.82港元
簽證:
持特區護照或BNO免簽證,可停留30天
摩洛哥觀光局:
http://www.visitmorocco.com/en
採訪、攝影:楊沛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