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的警察水炮車逆襲清真寺,把在大門外與南亞街坊話家常的印度協會前會長毛漢,也噴了一身毒藍。毛漢怒不可遏,跟林鄭警方沒了沒完。
毛漢一門三傑。有一弟在美國,是國家級的腦神經科專家。另有一弟禇簡寧,為殖民地時代名記者。毛家為北印度之高加索波斯遠裔,毛父在太平洋戰爭中為英軍服務,遭日軍繫獄於赤柱,九死一生,香港重光後得了抑鬱症。
如此家族,Connect了英印香港本土,浸潤在半部英國遠殖民地史的卷頁裏,維多利亞港遙接印度洋的一丸鴻濛的落日,中有東印度公司的遠洋輪船,在晚霞中一響蒼啞的汽笛聲。林鄭的人竟敢向這位印度長老放藍水炮,由歷史的美學經緯角度,是一種褻瀆。
果然,禇簡寧代兄還炮,在南華早報專欄,點名林鄭,聲稱其五大罪行。第一條,就是緊急立法禁蒙面失敗,並不斷「譴責暴力」,以「譴責」僭奪高地,而不知道,其實擁有道德天命者,不是林鄭及其班子,正是蒙面黑衣的年輕人。
禇簡寧嚴正指出:香港的青年示威者,雖然使用暴力,但他們的暴力,包括使用燃燒彈,並搗毀親中商號,是特區政府不理會他們的和平聲音而迫成的,因而得到廣大巿民的容忍(The moral high ground belongs to the protesters. They were forced into using violence after Lam ignored their peaceful voice. That's why so many Hongkongers tolerate violence, the targeting of mainland-linked businesses, and the hurling of petrol bombs. )
以上定論,竟赫然刊登在馬雲當老闆的英文報紙之上,作者和老闆,均令人佩服。
因為此一英印文明凝結成的見解,析論事件之因果關係,超越了中國人之壓倒性一味「譴責暴徒」的婆媽農民皮相之論,豈止名記者洞見,有記者,新聞學之完整論述,亦有婆羅門教之生死善惡因果觀。
禇簡寧還說:林鄭政府只懂得不斷機械重複所謂的「譴責」,以為「譴責」可以制止暴力。言下之意,毛漢之弟對於特區政府以及廣泛而包括一度圍噴NBA之網民,此一嘴皮鼓動之生理慣性,甚為不屑。
禇先生不知,「譴責」是擁有兩片嘴皮的人向他們主人交差,噴口水即是表忠文化。只不過這次不慎狂噴出來的是藍色的汁液,目標不是MBA莫雷,中招者毛漢。
任何特首,剛收到「毛漢」(Mohan)這個戲劇化的名字,當會打個寒顫,Offending Mohanmed,知道不好惹。下次水炮再放,寧願對準聖公會,管浩鳴牧師或會出來,代耶穌向警方謝罪。人觸起霉頭,真有一條藍色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