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醫生:警應通報藍水成份

公院醫生:警應通報藍水成份

【本報訊】警方水炮車周日在尖沙嘴亂射混有顏料的化學毒液,更蓄意噴向清真寺,污損宗教場所。染藍清真寺及在寺門外的印度協會前主席毛漢(Mohan Chugani)事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當時全身灼熱,本想到浸會醫院求診,但該院醫生告知醫院未必知道藍色水所含的化學物,着他到公院求醫。浸會醫院醫護人員指,警方或衞生署沒提供藍色水成份及治療指引,「普通顏色水點會咁多病徵」。公院急症室醫生稱,前線沒接獲官方通報有關藍色毒液成份,主要按病人臨床症狀,如皮膚灼痛,便處方消炎止痛藥治療,警方有責任通報成份。

不少無辜市民周日遭警方水炮射中,當中毛漢(圓圖)更向警總投訴。

毛漢中招後質問林鄭


毛漢受訪時表示,當日被藍色毒液射中後,「成身好㷫,好似着火」,之後他聯絡自己一向求醫的浸會醫院醫生,但醫生着他不要到浸會急症室,反着他到公院求診,「你噴咗呢啲chemical(化學物),我哋下面急症室醫生未必知道有咩chemical會噴到你,反而政府醫生會知多過我哋」。毛漢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沖身後由醫生治理。毛漢其後接獲林鄭月娥致電道歉時,他也向特首反映,「咁樣離唔離譜啲,連私家醫生都話唔知有乜嘢,你應唔應該話晒畀全香港醫院急症室,如果有人嚟睇症,你係用呢個formula」。

浸會醫院表示,為讓病人得到適時及適切治療,醫生一般會按求診者的病情判斷,決定病人適合於該院或公院診治。有公院急症室醫生表示,前線醫護沒接獲官方通報藍色毒液的成份,現時處理方法,主要是先安排病人沖身,將殘留身上的化學物沖走,再按臨床症狀治療,如眼或皮膚灼痛,處理消炎止痛藥。他亦指警方有責任通報水炮使用液體的成份。

《蘋果》向警方查詢有關毒液成份,及有否向全港醫生通報,截稿前未獲回覆。警方早前表示,水炮車的液體為食用色素,可加在水或催淚水劑,但未披露實際成份。現時警方使用的大型催淚水劑,據知成份與胡椒噴霧相若,含有辣椒素,份量自行調配,接觸皮膚會有燃燒感,雙眼會刺痛,吸入可引致呼吸道發炎。綠色和平表示,曾取得水炮射出液體樣本化驗,未能完全分析所有成份。但綜合立法會文件及國際文獻,相信液體含催淚溶液及CN、CS兩種催淚性有毒化合物。三種成份可導致喉、肺水腫及化學性肺炎,甚至引起迷失方向及恐懼等症狀。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