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長點滴之一 - 左丁山

中文大學校長點滴之一 - 左丁山

香港八間官立大學校長之中,自美國大學本科畢業的有兩位(段崇智、錢大康),自內地畢業的有兩位(張翔、滕錦光),自台灣畢業的有兩位(史維、郭位),自本地中文大學畢業的有兩位(張仁良、鄭國漢),至於博士學位,則除了滕錦光(雪梨大學)和張仁良(法國、英國)之外,其餘六位皆自美國學府取得,故此順理成章地,本港大學校長多是美國人,香港若有甚麼緊急事情發生,美國領事館須對他們有特別照顧,像張翔這樣的尖端科學家(隱形理論及技術),美國政府對他不特別關顧,才是奇事。

左丁山因與中文大學有長期關係,對中大院長校長都有若干認識。讀書時期,校長地位崇高,等閒人不易見到,創校校長李卓敏於旺角恒生銀行大廈辦公,學生極少機會見到他。學院學生平時只會見到自己的院長,譬如新亞生在農圃道便日常遇到吳俊升院長,他是民國教育部高官,為人溫文有禮,只要對他有禮貌,他也願意和學生對談,左丁山當年是新亞「學生參與校政委員會」主席,爭取有學生代表可進入院務委員會,與吳院長開會數次,算是談得來。七、八年後他還記得這位學生,到銀行找左丁山代他辦理美國銀行戶口,預備移民。

至於李校長嘛,高高在上,與學生會溝通,全部透過學生輔導處處長溫漢璋,溫是崇基大師兄,與三院學生會維持良好關係,一九六九年中大還沒有學生會,只有崇基新亞聯合三間學生會,大概李校長覺得不妥,溫兄找三院學生會籌組一個中文大學學生會,在他從旁協助下,成立了一個「中文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由聯合書院中文系顧爾言(後怡和集團高層,UGC教資會成員,考評局主席)為主席,左丁山為秘書,一九七○年顧兄畢業,左丁山接任主席,經兩年三院學生會的艱苦談判和草擬中大學生會會章,卒得到全體通過;最後還有一段插曲,就是會章須經中大校董會通過才可生效,但會章只有中文版,怎麼辦?因會章通過後,籌委會已自動解散,大學找着左丁山「埋尾」,於是臨急繙譯一份英文版來交校董會通過。一切程序完成後,左丁山已畢業,中文大學學生會委員選出新亞經濟系師弟羅祥國出任第一屆會長,於是李校長才有一個對口單位來互動!到了1976年左右,李校長希望他退休之時有一個中大校友會來歡送,於是溫漢璋兄又找三院校友會籌組「中文大學校友會聯合會」,左丁山加入籌備行列,於1978年成立,趕及李卓敏退休之期。他在任期間,銳意建立一所國際級大學,配合政府將三間學院精簡架構,強化中央領導,錢穆唐君毅大力反對,故此新亞學生對李卓敏沒有多大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