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從《逃犯條例》修訂觸發警民衝突,警暴不斷加劇,本已低落的香港警隊形象更直插谷底,家長及學童均對少年警訊卻步。有將軍澳區家長在網絡群組稱,校方未得其許可,自動安排高小女兒成為少訊會員,當時有女警司到校向學生提供飲食,又着學生填寫會員表格。家長質疑此舉變相逼學生及家長政治表態,尤其是不願參加的一群。
小學校長:有學生拒參加
據警方的資料,少訊中小學生約19.6萬名會員、439個小學學校支會。《蘋果》向將軍澳區小學發電郵,查詢各校處理參加少訊方式。仁愛堂田家炳小學過去十多年都安排約廿名小五生參加少訊。校長黃悅明稱,今年度確實有學生拒絕參加少訊,而學生參加活動(少訊)前,老師一定有發回條通知家長,強調尊重學生的意願。
黃悅明又指「每區的警司跟各小學都有聯繫」,有警司在少訊活動首日舉行如「迎生會」的派對。學校每周設一節下午活動課,制服團隊包括幼童軍,少訊則有警員入校協助兩位老師帶領活動。黃強調活動宗旨是學習自律和自理,「主要都是歷奇活動,並不是幫忙宣傳警察,不用強調警察職責」。他強調以小朋友的成長和感受為先,「我們明白現在的狀況較敏感,會尊重家長和學生,再溝通是否繼續安排」。
東華三院王余家潔紀念小學則回覆稱,學校的制服團隊包括有交通安全隊及童軍等,也有少訊及公益少年團等活動。由於種類繁多,學校只會就個別樂器安排示範及推廣活動,故學校從來沒有引入警方作任何宣傳活動。每年九至十月期間,學校會分階段發出各項活動的招生通告,所有報名事宜必須由家長簽署確認。
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表示,往年均會邀請區內警民關係科警員擔任嘉賓,出席開學禮暨風紀就職典禮,但有關嘉賓沒有宣傳「少年警訊」活動,亦無要求學生報名。該校一高年級家長劉太(化名)則對記者透露,學校每周都有一活動堂,挑選部份五、六年級學生參加少訊,「學校今年打電話畀家長,問我哋意願係唔係參加少訊,因為今年較為敏感啩!亦有家長真係唔參加」。
警方向《蘋果》稱,各警區警民關係組職員會聯繫學校支會校長及負責老師,配合學校要求,為少訊會員提供訓練課程,其中一個單元為個人發展,內容包括「認識國家及公民教育」,訓練內容配合少訊發展青少年對社會的責任感及灌輸正確價值觀的宗旨。
■記者羅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