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自由黨在大選中小勝,小杜魯多將要組織聯合政府。在競選期間,新民主黨及綠黨兩個邊沿政團已出盡法寶希望開拓票源。他們的招數之一是要求把投票年齡由18下降至16歲。
環保是今次加國選舉的主要議題,在投票前不足一個月,聯合國召開了持續發展高峯會。會議主角是16歲的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她發起「星期五拼未來」罷課運動,引起全球共鳴。
在美加,16歲已經可以擁有駕駛執照,不少政客認同一名司機要負的責任,絕不比一位選民為輕。所以卑詩省正着手把省級最低投票年齡改為16歲。美國的加州和馬里蘭州已早有同類安排。巴西、奧地利和馬爾他等國更已成為先行者,把全國投票年齡定在16歲。英國、澳洲和美國的議會也在熱切討論中。
至於香港,智經研究所於2016也指出本地選民老齡化,政府政策及立法會候選人的政綱、取態亦可能向長者傾斜,引起公共資源的「世代之爭」。
新世代求變心切,其中一個指標是本土主義抬頭。開學後反送中被捕人士當中,18歲以下佔4成。林鄭月娥口中所說的對話平台,不論日後的組成和運作如何,都必須回應怎樣把高中生吸納於政治系統之內的實際問題。智經三年前提議研究降低投票年齡,現在是舊事重提的合適時候。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