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擬申全禁公共查冊記協:阻監察權貴

警擬申全禁公共查冊
記協:阻監察權貴

【社會倒退】
【本報訊】警察員佐級協會以起底威脅為由提司法覆核,取得臨時禁制令,禁止選管會將選民姓名和地址一併公開,有效期至案件裁決為止。高院將正審日定於區議會選舉後,變相令今屆區選失去公眾及傳媒監察。有資深傳媒人憂慮,今次是「試驗個案」,一旦成功,警方或會進一步申請禁制其他公眾查冊。記協主席強調資訊開放對傳媒監察社會具至關重要作用,盼法庭裁決時顧及社會整體利益。
記者:劉偉琪 伍嘉豪 蘇曉欣

法官昨指本案不僅影響警員,更牽涉其他人利益,若急於開審,記協或傳媒機構等持份者便無機會加入訴訟。員佐級協會一方稱,暫未有人透露有意加入訴訟。

呂秉權:應考慮選舉公正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接受查詢時表示,記協正就會否加入訴訟一事徵詢法律意見,暫未有決定。身兼獨立評論人協會召集人的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則指,評協暫未商討有關事宜,惟他個人認為應盡早審理釐清查冊問題。

呂認為,選民查冊不應只關注個別人士私隱問題,更要考慮整個選舉的公平與公正。現時公眾選民查冊的監管制度行之有效,警察身為公務員,即使不信任政府訂立的查冊制度,亦不應靠禁令「斬腳趾避沙蟲」,而是應要求政府改善制度。

呂坦言,有感警方現時勢力甚大,特首要靠警隊強行維穩,若警察一方將來欲干預其他查冊制度,政府在警隊壓力下,或不得不正視相關要求。惟呂認為,其他種類的查冊更關乎民生及商業事項,若被挑戰,社會阻力或較大。

記協主席楊健興強調查冊一直是傳媒偵查報道的重要線索。藉着樓宇交易及車牌登記等公開資料,傳媒可監察企業、公眾人物以至公職人員,揭發涉及公眾利益的不當行為。若查冊有限制,日後未必可再做到這類報道。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

記協:盼以社會利益出發

楊又指,本港至今未就《資訊自由法》立法,資訊透明度本已不理想,假若「純粹因為所謂要保護某啲行業」,而對資訊流通進一步限制,恐會造成社會大倒退。他希望「其他行業嘅持份者」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而非出於「某啲不存在、不合比例或過份嘅憂慮」。

《明報》日前報道,有消息指警隊相關組織或更進一步,再透過司法程序,限制查車牌或其他查冊;報道更指有政府消息人士明言,希望堵塞可協助記者作偵查報道的渠道。私隱專員公署早於2015年曾發表報告,檢視選民、商業、公司、土地、車輛登記等十個常用公共登記冊。當時報告指出,當中只得選民登記冊設有相關法例,保障資料不被濫用。
案件編號:HCAL30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