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秋季,秋燥問題可令便秘加劇,如廁變得辛苦。中醫師表示,要改善排便困難,除了充足飲水,不妨多吃有潤腸通便、健脾開胃功效的無花果,也可用無花果乾炮製無花果通便茶或家常湯水,同時可紓緩喉嚨乾、皮膚痕癢等相關秋燥症狀。
記者:梁麗兒
不少上班族深受便秘問題困擾,註冊中醫師曹瑋雯表示,在中醫角度,秋燥最容易損害肺的津液,即抽走肺的水份,引起咽喉及呼吸道乾燥的症狀。由於肺與大腸的經絡相通,即中醫所謂的互為表裏及有關連,所以肺燥會影響大腸,帶來便秘問題。另外,肺主皮毛,也會令人皮膚變乾燥及痕癢。有些人會較易受秋燥便秘影響,例如經常捱夜有虛火的人,或日常已有便秘、大便乾結人士,有機會伴隨其他秋燥症狀,例如早上起床後特別口乾、喉嚨痛,或容易乾咳、鼻敏感加劇等。
起床飲溫水助腸道蠕動
曹稱,秋天接獲的便秘求診個案會較平時多,當中以打工仔為主,尤其經常捱夜、習慣夜瞓或「瞓得唔好的人」,較多虛火,秋燥便秘問題會較差,愛吃辛辣煎炸食物人士也一樣。早前有一名30多歲男子,因經常外出飲食,嗜吃煎炸熱氣食物及夜睡,引致大便變得乾結、口唇乾燥,求診前還吃韓國燒肉。病人的治療以潤肺養陰、潤腸通便為主,包括使用石斛、麥冬、沙參、玉竹等中藥材。
要改善秋燥便秘,曹建議平日要多飲水,補充身體水份,早上起床後飲一杯溫水有助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情況。另外,不妨吃時令的無花果,中醫認為無花果味甘、性平,歸肺、脾及大腸經,一般體質人士都適合食用。無花果有潤腸通便、健脾開胃及潤肺利咽功效,可消腫解毒,特別適合有便秘、痔瘡出血、脾胃虛弱、食慾不振,以及在秋天容易咽喉腫痛、咳嗽聲沙人士進食。無論是新鮮無花果或無花果乾,在食用功效上都沒太大分別。但礙於無花果含大量糖份,故不太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大便稀爛的人則不宜吃新鮮無花果。食慾不振的人則可於飯前一小時,吃一個新鮮無花果,有助健胃及幫助消化。每年7至10月都是無花果的當造期,市民選購時可揀比較大粒、飽滿及水份充足的無花果來吃,例如表皮呈深色、觸感略軟,反映比較成熟及適合食用。
曹瑋雯推介無花果乾煲「無花果通便茶」飲用,有助潤腸通便、理氣健胃,適合容易便秘、喉乾,日常多說話人士如教書、售貨員等,材料包括無花果乾、陳皮及蜂蜜。愛飲家常湯水的市民可用無花果乾煲「雪梨蘋果瘦肉湯」,有潤肺止咳、健脾益氣及改善便秘的作用,大便乾結、喉嚨乾渴人士可飲用。若想簡單一點,用無花果乾及陳皮煲水15分鐘也可以,加入有理氣功效的陳皮,更能潤腸通便。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