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製藥:內地藥業難誕巨頭

中生製藥:內地藥業難誕巨頭

【本報訊】中國政府通過以量換價的帶量採購政策,以降低藥品價格,不過中生製藥(1177)高層警告,這可能使國內醫藥產業失去誕生巨頭的機會。中生製藥執行董事謝炘(圖)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雖然新政策可以減省藥物開支,但藥物價格維持低企,難有大型藥廠跑出,原因是沒有足夠毛利支撐未來研發。

中生製藥自從經過第一輪帶量採購政策後,上一輪未再打價格戰,「作為一家藥企,不應該把行業帶入惡性循環」,第一次參與響應國家政策,第二輪考慮行業未來後僅冷淡參與,「如果我們再劈價,負面影響非常大」。

謝承潤獲委任為執董

該藥廠未來致力成為環球藥廠例如輝瑞,未來5至10年創新藥佔收入比重,將由20%提升至50%;2021年起將會每年推出1至2種創新藥,目前在研藥物有近38種在臨床階段。

另外,前日獲父母、中生製藥主要股東謝炳夫婦無償饋贈21.45%公司股權的謝承潤,昨再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謝承潤所獲股份,按昨日收市價11.04元計,市值高達298.1億元。謝承潤現年24歲,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系理學士學位,以及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管理學及全球領導力碩士學位。謝承潤去年6月加入公司,任公司董事長助理。謝承潤曾出任人力資源公司獵聘(6100)北美的首席執行官一年,負責獵聘網整體海外業務,其每年酬金為3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