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中共掀港版鬥地主內地70年前興起 今逼發展商跪低

財經專題:中共掀港版鬥地主
內地70年前興起 今逼發展商跪低

【財經專題】70年前共產黨建立政權,真正將權力取得,則是透過一年後的土地改革運動,即為鬥地主,過程死亡人數上百萬。這幾個月來共產黨煽動香港人將矛頭由政府轉向地產商,要求他們出聲明「止暴制亂」、指摘李嘉誠「縱容犯罪」、又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攞地,處處滲出鬥地主的味道。共產黨想掀起港版鬥地主,煽動階級鬥爭,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目前的程度是「初級」,有更多招數未使出。

記者:孫樂祈

當年內地鬥地主,被共產黨嚇怕的資產階級湧進香港,帶來資金、技術,成為香港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今次修例風波中,香港傳統的精英階層、資產階級明顯「不聽話」,故中共要在港掀起新一場鬥地主。在港血腥洗牌的機會細,不過目前批鬥的手段跟當年亦有可比之處。

階段一:煽動不滿及仇恨

【當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系教授張鳴曾發表論文,指當年土改中,大部份村民都無對地主有怨恨,不少關係和諧,「我給地主幹活,人家管我飯吃。要是年底不給工錢,或者不給飯吃,我可以告他。可是人家確實給錢了,也給飯吃了,那還有甚麼錯處。」

幹部們要鬥地主,惟有在村內找對地主最不滿的人,這些多是老人、婦女及邊緣人。例如被父親賣掉的婦女,過去一直埋怨父親狠心;一位婦女的丈夫因為屢次偷盜,被幹部扣押自殺身亡,過去一直怨恨幹部,幹部們此時將所有窮困原因,全歸咎於地主身上,替他們「算賬」,計算他們交了多少租金。安排他們晚上在燈光昏暗的「暗淡破爛房屋」互相訴苦,並教曉他們訴苦技巧。此時就召開大會,煽動農民的情緒,讓他們在村民面前,聲淚俱下指控地主如何壓迫、剝削他們,讓所有人都哭成一團。情緒高漲後便開始對地主施加吊、打、拖、烙等酷刑。

【今日】
對比現時香港,前政協委員劉夢熊認為,內地打算以鬥地主的模式,將社會的不滿情緒,轉移到地產商,「佢現在用煽動手法,製造階級矛盾、煽動仇恨,就係當年鬥地主手法。手法上同樣是工人、農民鬥資本家,李嘉誠在內地叫大資產階級。」

隨後內地多次發動輿論機器黨媒,試圖將民憤引導至地產商,批評大地產商只顧賺錢,香港的動盪源於房屋問題,「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從而抬高自己囤積土地的價碼,牟取最大利益,剝削了香港人。林鄭並意圖將風波未能平靜的責任推向地產商,要求各界應放下局部和私人利益,為香港尋求出路。

特首林鄭月娥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向地產商收地建屋。
資料圖片

階段二:建立組織或動用條例

【當年】
張鳴教授在論文中指出,農民自覺被欺壓,反抗的積極性卻不大,所以土改吸引農民積極參與的誘因並非「共產」,平均分去地主的資產,而是「誰肯鬥誰分得大」,「當局積極組織大會,大膽傾訴苦水的人都分到東西。那些沒有說話的人,得到的就少些,或者甚麼也沒得到。」

原本土改中只求平分土地,未有意圖剝奪古董、珠寶等私有資產。但「勇敢壞分子」往往對被稱為浮財的金銀珠寶,比對土地更感興趣,在河北饒陽的五公村,工作隊要求鬥爭對象的屋企門口要佈上警戒線,規定凡肯前往監視的人有權擁有這些人家的浮財。

【今日】
林鄭現時亦使用行政手法,宣佈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強收古洞北、粉嶺北土地興建公營房屋,試圖爭取市民支持,與當日共產黨強分地主土地無異。劉夢熊指土改哄騙農民,斗倒地主分田地,農民就實現「耕者有其田」夢想,結果不出數年就推出合作社,將土地收歸國有;「現在則是哄騙港人,鬥倒李嘉誠等大地產商,香港樓價就可降下來,你們就實現「居者有其屋」夢想,鼓勵港人鬥地產商!」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曾國平批評,政府這個做法毫不尊重私有產權,在資本主義社會不能強收土地。

在官媒威逼下,反送中期間地產商登報「表忠」,政法委亦批評李嘉誠「縱容犯罪」。

階段三:搶奪資本家財富

【當年】
當成功於農村鬥地主,於農村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後,就開始將矛頭轉向城市的企業家,搶奪他們的財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夫子」指,企業家當年仍是中國經濟命脈,「佢哋請好多人,同埋有外國人支持,所以唔會一下子傷害佢哋。而係用贖買政策,唔係搶你,不過定價由官方決定,極端例子可以係10萬蚊資產,用一蚊同你買,唔係同你講道理。」

當年共產黨搞起公私合營,政務院通過《公私合營暫行條例》,以「合法」贖買制度、每年派5厘息賤價買入企業股權,期限20年。根據當時的情況,這一定息不但低於多數企業的盈利,也低於銀行當時的定期存款利息。但不少企業主動提出自願合營要求,甚至在申請沒有獲批准後又接着申請。因根本無反抗空間,甚至只要有怨言,馬上會被標籤為「黑五類」中的反革命分子遭批鬥,其他四類為地主、富農、壞分子、右派。派20年利息的承諾,在10年後就毀約停止派息,公私合營正式成為國企,將所有私營大企業收歸國有。

【今日】
近期林鄭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大幅收地,收回四大發展商的農地;國資委又要求央企和國企,增加對香港企業的投資,「不但要入股,而且要取得企業的領導權、決策權。」

劉銳紹認為中央正推行「初級共產風」,「因為日後可能更厲害,現時仍有商有量,你順應我要求就維持你存在,例如馬雲、馬化騰,用半高壓同你傾。中美貿易戰下,共產黨資產大幅收縮,佢越來越無錢就用不同方法搶奪民脂民膏。當然這種可以是互利,政府其他地方畀返利益你。至於以後點發展,仲要有待觀察」。

今日不聽話的地產商,已被內地視之為「黑五類」,李嘉誠便是好例子,「其他人都聽話,係李嘉誠唔聽,所以政發委鬧佢。」李嘉誠在慈山寺上,期望執政者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政法委於是批評李嘉誠「縱容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