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港警三年前引入人臉識別

彭博:港警三年前引入人臉識別

【本報訊】警方近日在示威的執法行動中,動輒拍攝市民容貌,引起公眾對私隱憂慮。彭博通訊社昨引述消息報道,香港警方或早於三年前已經購入一個支援人臉識別的澳洲人工智能軟件,而在反修例運動開始後,警方亦曾向開發商查詢利用軟件偵測車牌的技術。

稱警曾問開發商如何查車牌

彭博報道中提到的是澳洲公司iOmniscient開發的人工智能軟件,軟件可以掃描包括閉路電視片段的影片,自動比對執法部門資料庫,從而在人群中辨識疑犯的人臉。

報道引述消息指,該公司的工程師已經在過去三年為數以十計的香港警方人員提供訓練,又指反修例運動在6月展開後,警方曾向開發商查詢如何利用軟件偵測行車記錄儀片段中的車牌,不過報道未能確認警方有否利用軟件協助反修例運動的偵查。

iOmniscient回覆彭博時拒絕透露香港警方有否使用人面識別技術,又指如用於人群管理時,其軟件可以不對影片中人士作身份辨識。該公司又指,香港對私隱的關注令其業務發展受限,來自香港的收入亦只佔整體的一小部份。

《蘋果》向警方查詢有否使用iOmniscient、有否用作人面識別、有否在反修例運動中使用等問題,警方回覆時沒否認報道,僅稱不時檢視調查工具成效,有關檢視涵蓋各種裝備,包括各式可協助警方進行刑事調查時辨認疑犯的軟件,以加強整體刑事調查能力。警方使用有關軟件時會遵守相關法律及指引。

另外,早前有傳媒揭露警隊內部於8月安裝一條網絡專線,由灣仔警察總部點對點連接內地深圳法院。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上月致函保安局局長要求解釋事件,日前獲回覆。政府指,有關專線只為跨境作供案件作測試及故障排除等技術支援,警署不能透過專線讀取兩地法院的聯繫內容。

不過政府沒回覆該專線的使用詳情、過去10年的跨境作供數字及資料、過去有否與其他任何地區的法院安裝網絡專線連接取證等問題。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