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覆核】
【本報訊】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上周申請司法覆核,質疑區議會選民登記冊結合選民姓名住址一併公開屬侵犯私隱,力陳警隊受網上起底嚴重威脅。協會本來申請臨時禁制令失敗,上訴庭昨判上訴得直。上訴庭指警察面對最惡劣的侵犯私隱攻勢,以文明法治為榮的香港若不撲滅起底現象,猜疑、恐懼和憎恨之火,會將社會引向解體。上訴庭認為選民登記冊可令起底風險大增,故頒臨時禁制令,暫禁當局向公眾提供結合姓名住址的選民資料,直至司法覆核有結果。司法覆核案件定於今天進行指示聆訊。
記者:勞東來
鑑於有六個政黨和26人已取得選民登記冊,為公平起見,上訴庭准所有候選人按法例獲發選民資料,不受禁制令影響。上訴庭指起底可阻嚇市民登記做選民,如果起底針對個別群體,更會損害選舉公正性,建議政府從速處理此等威脅。
無證據顯示已用作起底
原訟庭法官周家明上周拒絕頒令,他同意協會的控訴某程度屬實,惟因有人已取得登記冊,公眾查冊亦有逾30次,意味資料已經披露,觀乎現今資訊傳播速度,禁制令效果成疑。再者針對警察的起底已有一段時日,未能證明選民登記冊有何作用。上訴庭認為周官的衡量標準出錯,當案件觸及個人與家庭生活免受干擾的權利時,即使事主資料已廣傳,法庭仍可頒禁制令,重點為是否毫無保護效果。
上訴庭形容警察遭受的起底可怕,起底者用粗言穢語、滋擾威嚇,甚至死亡恐嚇,部份更針對小孩;規模之大,可謂最惡劣和需要譴責的侵犯私隱行徑之一。最近的社會動盪中,有人積極利用起底為傷害他人的武器,這將危害整個社會,造成寒蟬效應,教人不敢表達意見或追求喜歡的生活,若不制止,公眾很快會對社群秩序喪失信心,社會步向解體。
判詞指沒有證據顯示已獲選民資料的少數人有利用資料作起底,惟向公眾公開選民登記冊的風險將大增;目前起底者很多時未能找出警員確實住址,登記冊能方便地填補缺口。即使有罪行規管濫用選民資料,但起底者根本不會守法,預防勝於懲治。選民登記冊9月底已公開,判詞指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惡意起底的風險,與今天非常不同。
選民姓名與住址須分開
上訴庭決定禁制選管會、總選舉事務主任和選舉登記主任,以現行方式將選民姓名和住址結合公開,強調只禁制短時間,不會過份影響選舉的公開和透明度,公眾仍可查閱選民姓名或住址,只是不能連繫兩者。判詞續說執法機關不會大幅依賴大眾舉報種票等舞弊,舉報者主要是候選人或政黨,短暫不能查冊無損選舉公正。
案件編號:CACV4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