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諗係對每一個香港泳手嚟講,都係好難忘嘅比賽。」港隊上一代背后、前拔萃女書院泳隊隊長劉彥恩這樣形容學界。這位小妮子12歲已代表香港出賽,但猶記得自己第一次參加港九區D1學界,九龍公園泳池那聲勢氣氛是如此震撼。「小學比賽都係喺室外,相反九龍公園(泳池)喺室內,打氣聲同氣氛都好好多;同埋因為近學校,第一次見到好多平時唔玩運動嘅同學仔,一放學都會嚟同你打氣。」
學生時代身兼運動員身份,最難捱的莫過於早起練習。「天都未光,五點半開始練,嗰陣灣仔泳池仲未改建,仲係喺室外,冬天一上水真係凍到震。以前成日同隊友講笑話我哋比任何一個中學生見得多日出!」劉彥恩笑道。
要延續不敗王朝,除了靠泳手的個人能力,更需要團隊中每一個人懂得如何放下自我。與張健達一樣,劉彥恩亦曾經放棄在主項衝金或破紀錄的機會,轉戰200米個人四式,只希望為母校爭取最大優勢。「學界唔係為咗自己游,而係為學校而戰,學校有邊度需要你,你就要落嗰個項目。」為女拔萃征戰學界多年,劉彥恩直言沒有留下一絲遺憾。但數到最難忘的一屆就非2010年莫屬。該屆為劉彥恩的學界告別戰,她除參賽外,更要兼任教練。決賽當日因為颱風關係延期。隨後,包括她在內的多名港隊成員均要參加11月的廣州亞運會,決賽最終延至12月中上演。不過,一眾女拔萃泳手狀態沒因而受影響,挾於亞運接力得獎的氣勢,劉彥恩帶領母校奪冠而回,蟬聯總冠軍。
難忘海外搵直播link
劉彥恩畢業後負笈海外,但依然心繫女拔萃。當年學界直播還未普及,她甚至會特意上網搵link,冀一睹師妹英姿,「以前學界冇官方直播,但男拔萃有時會自己開live。因為有時差,要半夜起身,甚至一路上堂一路睇,最搞笑係喺留言嗰度見到好多畢咗業嘅泳手一齊睇!」劉彥恩回味道。時移世易,想遙距觀賞學界不再是難事,但場上那熾熱的氛圍,以及女拔萃的團結精神依舊不變。「家陣佢哋比我哋以前做得更多更好,學界又會有印水貼紙,又會搞好多活動團結成個team,睇到佢哋將團結精神傳承下去,好Proud of佢哋。」
短短十數分鐘的訪問,劉彥恩說得最多的不是「冠軍」,而是「傳承」。江山代有才人出,論泳壇成就,何南慧、黃詩婷等師妹或者比一眾舊人更勝一籌。不過對劉彥恩而言,如何傳承「團隊至上」的女拔精神或者比獎牌更為重要,因這正正是她們31連霸的不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