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藝術評論人先後撰文評論過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的油畫,讚揚過他擅長運用厚塗法,用色大膽鮮艷,繪畫人像時生動而不執着細節,反映他有鑽研荷蘭印象派大師梵高和其他象徵主義「野獸派」畫家的作品。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首席藝術評論家肯尼科特(Philip Kennicott)撰文指,「喬治布殊並非一個差勁的畫家。他展示出愛用大膽色彩、厚塗顏料的風格」,反映「他研究過梵高和野獸派的作品」。《紐約》雜誌資深藝評人薩爾茲(Jerry Saltz)承認,之前一直低估了這位前總統。「最初看他的作品,我好肯定自己絕無好感。」但之後他慢慢從中看到「有點單純、誠懇、認真、近乎無邪」。
擅繪惹驚訝
喬治布殊初期的實驗作品較為寫實,偏重於照相寫實主義,發展到近來描繪傷兵的畫作時,描繪減少執重細節,若套用到藝術歷史上說,可謂與美國20世紀著名肖像畫家尼爾(Alice Neel)怪誕畫風相呼應;用色方面也富反自然主義色彩,具歐洲早期表現主義畫家展科科施卡的影子。不少人初時對喬治布殊擅長繪畫皆感驚訝,就連其夫人勞拉在前年丈夫推出畫冊時,也指從未想過有天要為其作品冊撰寫前言。
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