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難青年】
We Connect不是二○一九年香港人醒覺的一句口號,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也不始於二十一世紀的電子網絡。
早在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歐洲的同盟國:奧匈帝國、德國、鄂圖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在一方;英、法、俄,還加上亞洲的中日成另一方的協約國;其時一個祖籍廣東新會的年輕人,就名登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We Connect的悲壯史詩。
然而至今,只是一個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慘酷的一章。由於工業革命後軍事工業發達,到了十九世紀末,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轟炸機等現代武器相繼面世。人類戰爭史上軍事工業科技的躍進,加強了戰場上的殺傷力。
然而,在一九一四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對上一次戰爭,是一八七○年的普法戰爭。兩者之間,相隔超過四十年。即近半世紀,歐洲太平盛世,沒有爆發過戰爭。
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各國大量招募軍員,來自民間的新兵和舊將,在記憶中,軍事槍械的殺傷力還停留在四十多年前普法戰爭的水準。而普法戰爭的槍械,包括一彈只射一發、用手不斷裝置子彈的毛瑟長槍,多少還是拿破崙時代的殘餘。
換言之,第一次世界大戰,上戰場的雙方士兵,無端端成為二十世紀最新軍事武器的人肉試驗品而懵然不知。他們在意識中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戰壕對面幾百米之處,橫掃過來的一排機關槍子彈,自動發射,已經不再是他們父親那代一顆子彈上槍膛之後瞄準、慢吞吞才射出的一槍。
快速的掃射,加上龐然大物的坦克,令毫無軍事現代化心理準備的士兵,在戰場昏頭轉向,又不知如何守望相助。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大戰役,包括歷史書上最為著名的「索姆之戰」(Somme),雙方陣亡的士兵便已超過五十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拿大軍隊雖非主力,為了支持英國,在歐洲戰場陣亡的有一萬人。
其中九千,即在法國北部,一個叫做「七十號山頭」(Hill 70)的山崗。
一九一七年,加拿大軍隊與德軍在此相遇,那一方奪得制高點,形勢即可改觀。當年在一萬名加拿大軍員中,華人兵員約僅三百。其中一人,名字叫Fred Lee。他的父親來自廣東新會,Fred Lee是加拿大土生的華裔第二代。
當年英國司令官海格(Douglas Haig),本來負責指揮法北此一戰區,他下令加拿大陸軍司令居里(Sir Arther Currie)部署攻勢。
居里決定先佔奪七十號山頭,有了制高點,吸引德軍在此山腳聚集,然後用猛烈的機關槍火力,居高臨下,可以殲滅大量德軍。殲滅北部的德軍精銳部隊之後,居里認為,英加盟軍就可以奪取附近的城鎮蘭斯(Lens),進而控制法國北部。得法北者得天下,從此戰況逆轉。
海格批准了居里的提議。居里率領九千名加拿大兵守在山頭。Fred Lee就是九千名加拿大兵員之一,掌責機關槍。
華人不能投票 但可參軍
但Fred Lee加入加拿大兵團之際,加拿大仍有嚴苛的種族隔離法律。他來自溫哥華隸屬的英屬哥倫比亞省,當年華人並無投票權,華人不可入職加拿大許多專業如律師和醫生。加拿大的許多城市一些地區,華人不准進入居住。但華人卻可以參軍,因為當兵有生命的高風險。
一百多年前,廣東沿海出現「賣豬仔」熱潮,有的人被販賣去南洋開荒,另一支橫過太平洋,去北美洲開始修築鐵路,並參與當時的淘金熱。加拿大的太平洋橫貫鐵路,招募大量華工,相信Fred Lee的父親,那時離開廣東,應聘去到加拿大。
在今日加拿大志願團體百般搜索之下,發現Fred Lee本人不姓李,而是姓梁。許多廣東人登陸時,入境的白人高聲喝問姓名,胡亂以拼音填寫英文。結果李冠梁戴,Fred Lee的父子從此改姓。他的父親姓甚名誰,Fred Lee的中文全名是甚麼,一直撲朔迷離,政府的人口登記冊從無記載。只知Fred Lee在加拿大出生,渴望成為被平等對待的加拿大公民,一聽到政府招募兵員,他熱情洋溢地報名參軍。
在加拿大社會得不到的平等待遇,Fred Lee在軍隊裏得到了。他獲分發的制服、槍械、糧食,與其他加拿大白人士兵相同。
Fred Lee既在加拿大出生,他的生母也應該與父親一同移民。最奇怪的是他的生母是誰?也找不到入境紀錄。而一百多年前加拿大移民局不准華人婦女入境,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勞工。這位無名華人青年,加入的是加拿大洛磯山軍人團(Rocky Mountain Ranger)。他與其他士兵一樣在七十號山頭作戰。因為炮火慘烈,許多士兵陣亡後找不到屍骸,不幸Fred Lee正是屍骨不存的千百無名殉難者之一。
一百年後,加拿大已經是多元平權國家。華人早年對加拿大的貢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血肉捐軀,加拿大政府沒有忘記。
二○一七年,加拿大軍方決定展開「七十號山頭紀念工程」,向溫哥華的華人社團搜尋三百名陣亡的加拿大華兵資料。目標是與法國政府合作,在七十號山頭的戰場,建立紀念碑。
無種裔之別 與日月同光
Fred Lee的英勇事蹟,受到加拿大政府表彰。但由於經費不足,香港的何鴻毅家族基金,向來重視歷史和世界,就捐出一筆錢,令「七十號山頭紀念工程」可以在這個山崗上為Fred Lee命名,建造一條Fred Lee華人機槍手紀念走廊。
十月二日,連同紀念走廊在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加拿大兵殉難紀念碑,隆重揭幕。歐盟軍事官員出席,加拿大駐法國領事、法國政府官員主持開幕儀式。加拿大儀仗隊奏起肅穆的哀樂,兩國國歌奏起,銘誌法加百年前並肩捍衞自由文明的慘烈一役。
何鴻毅先生有感於加拿大華人先烈的尊嚴,須與本地兵勇並列,種族多元的事蹟,百年魂歸,空剩陰陽之界,再無種裔之別,須與日月同光,低調捐贈的Fred Lee走廊,水泥覆以潔白的油漆,線條簡潔,命意莊嚴。
牆壁誌有這位華人無名英雄的照片。後人在此一石廊走過,如聞歷史甬道的另一端,槍聲和榴彈,會織成戰神的交響樂,幻爆遍地的烽煙,如死神綻放的魔花。
今日則風和日麗,百年前的戰場,民居密佈,一片翠綠的草地,開遍絢爛的野花;有幸拾得遺骸的陣亡將士墓園,亡魂萬千,在藍天之下、黃土之中,長眠棲息。
Fred Lee的無名骸骨,卻早已散落在這片荒野。今日留下一幅白壁,一片長空。香港是廣東的一部份,而廣東的四邑,百年前帆檣渡海,太平洋連接新大陸。今日的香港,年輕人也以熱血之軀捍衞自由,也感動着遠洋外的新大陸。為Fred Lee寄懷掃墓,為人類和平慎終思遠,亂世浮生,戰神的陰影烏雲,在遠方乍起,願Fred Lee的英魂,繼續佑護東西方。
撰文、攝影: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