繙譯《詩經》《西遊》高行健 莫言獲諾獎推手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逝世

繙譯《詩經》《西遊》高行健 莫言獲諾獎推手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逝世

【一代泰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唯一深諳中國文化和漢語的院士、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Goran Malmqvist),上周四(17日)在家中去世,終年95歲。他畢生致力漢學研究,從事文學繙譯工作長達七十載,曾把大量中國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繙譯成瑞典文,包括華文作家高行健和莫言的小說,被視為兩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推手。熱愛中國文學的他生前曾說:「我恨不得把我所欣賞的中文文學作品都譯成瑞典文。」

瑞典媒體報道,斯德哥爾摩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瑞典學院、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馬悅然,當地時間上周四辭世。馬悅然夫人陳文芬向《南方都市報》證實,丈夫在家中離世,離世時身邊沒有醫生,只有她陪伴,走得很平靜。「他對生死是很想得開的。他跟我談過很多次,說他不害怕死亡,可是他想要『活着死』,而不是躺着等人家搶救。最後,他真的好像一個和尚圓寂了。」她指馬悅然近三年仍花不少時間伏案工作,因為患上壓縮性骨折,身高矮了九厘米,體重也減了十幾公斤,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仍在繙譯《莊子》,去年4月完成。

師承高本漢 研古漢語及音韻

馬悅然在1946年入讀斯德哥爾摩大學,師承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古漢語和中國音韻學,自始與中國文學結下不解情緣。1948年他繙譯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其首部中國文學譯作,後來又把章回小說《水滸傳》和《西遊記》譯為瑞典文。他譯成瑞典文的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文學著作總計五十冊,包括《詩經》、《道德經》、《辛棄疾詩詞》等古代著作,以及魯迅、沈從文以及北島的詩歌和李銳的小說等當代作品。他非常推崇沈從文的作品,1987年將其代表作《邊城》繙譯為瑞典文出版。沈從文在1988年去世後,馬悅然曾多次公開表示如果沈還健在,一定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流亡法國的華文作家高行健在2000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曾惹來當年中國官媒炮轟,而其代表作小說《靈山》正是由馬悅然在1992年繙譯成瑞典文出版,亦是首個外文版本。到了2012年,內地體制內作家莫言成為首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文學獎得主,曾繙譯過幾篇莫言中短篇小說的馬悅然,當年底曾低調到訪山東高密會見莫言。不過,由於馬悅然與莫言早有私人交往,又曾繙譯其作品,因此作為評委之一的馬悅然被指有利益衝突之嫌。對此他曾解釋,自己沒有因為莫言獲獎而「發財」,他是依瑞典文學院的要求繙譯莫言的作品,又指「批評莫言的那些媒體人一本莫言的書都沒讀過」。
《南方都市報》/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