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力牆】林鄭托市 自己應先首置 - 林本利

【林氏力牆】林鄭托市 自己應先首置 - 林本利

一如所料,林鄭今年的施政報告,花費大量篇幅在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以為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令市民在香港有資產,有歸屬感,就可以「止暴制亂」,對政改及警暴問題隻字不提,明顯又是想煽動市民上街。

筆者過去已多次撰文,指出自以為「好打得」的林鄭,只懂得派錢,施政一事無成,兼且加深社會撕裂。她以為港人一切以經濟掛帥,完全漠視市民對政制不公,向既得利益者傾斜的不滿。

林鄭2007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承諾過重置皇后碼頭,清拆新界僭建物和開發土地儲備,全部都落空。2012年升任為政務司司長,主打發展新界東北、全民退保、政制改革,還表示要處理港鐵霸權、領展霸權和強積金對沖「三座大山」,結果又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林鄭曾經說過政府會收回地產商土地發展新界東北,後來又容許地產商自行發展。

製造暴亂 拖累樓價

2017年中央欽點林鄭出任特首,她又說要認真處理土地及房屋供應不足問題。但對市民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去收回地產商(及陳茂波家族)囤積過千公頃的農地,以及收回170公頃粉嶺高球場用作興建房屋,完全充耳不聞。到最近因強行修訂《逃犯條例》而觸怒市民,才想辦法轉移視線,要求地產商合作,交出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

今次施政報告,林鄭大幅調高「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由過往400萬元可按九成,大幅調高一倍至800萬元,過往600萬元可按八成,調高至1,000萬元,說是為了方便市民首置和換樓。過去數月林鄭一手製造暴亂和警民衝突,令樓價下挫,市民眼見暴力不斷升級,不知何時止息,只好被逼撤資,想辦法尋找第二家園。林鄭大幅調高按揭成數,一方面為了托市,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市民預留多些現金,在海外投資或置業,買個政治保險。

筆者粗略計算過,在香港沒有置業,「no stake in the society」的林鄭,若能完成特首任期,40多年從納稅人身上可取得過億元薪酬,還未計房屋福利。若要顯示自己熱愛香港,有歸屬感,有承擔,不是「no skin in the game」,便應動用數以千萬元計的積蓄在港首次置業,以增強小市民的置業信心。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