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觀塘海濱長廊對開海面出現過千條死魚,魚屍綿延1.5公里海面,大部份為烏頭,且開始腐爛發臭,有街坊路經探頭下望,驚嘆「第一次見到咁多死魚」。專家認為,近日曾落雨,夾雜路面流出的污水,包括洗車水、商戶或家用的污水,累積劇毒,加上現時正值烏頭當造期,烏頭覓食時吸入有害物質,致造成大量死亡。
記者:劉永明
發現死魚範圍由牛頭角九龍貨倉延至觀塘碼頭對出,屬觀塘避風塘範圍,死魚種類主要是烏頭,亦有䱽魚等。現場所見,死魚口部張開、魚鰓脹起、眼睛凸出,帶有血絲,部份魚屍開始腐爛,夾雜海面垃圾,傳出陣陣臭氣。有街坊稱前晚深夜已發現大量死魚,估計有過千條,疑是隨水流漂來。
市民繼續釣魚
海事處接報後,昨晨派船到場視察,外判清潔商工人則乘船用撈網或撈機將死魚撈起,放滿多桶。海事處稱並沒有接獲漏油報告,已聯絡相關政府部門跟進。
觀塘碼頭對出一帶昨晨如常有市民跑步或散步,見海上滿佈死魚不禁掩鼻駐足觀看。退休人士蕭先生表示:「咁多死魚都係第一次見,好臭呀,呢度有啲躉船收垃圾,唔知係咪污糟,咁多死魚,梗係唔正常。」在場釣魚的朱先生無懼死魚,繼續在岸邊垂釣:「呢度耐唔耐一次(有死魚),可能係清洗機器嘅船影響,以前死嘅乜嘢魚都有,今次死嘅淨係烏頭,懷疑係烏頭族類間嘅疾病。」他又稱「呢度釣嘅魚食得,冇問題,有事條魚都死咗啦」,但承認情況有些許不尋常。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由於附近啟德明渠已進行改善工程,水質有改善,令大量烏頭及其他魚類聚居,但河道仍有雨水渠,下雨時會將路面污物一併沖落海,包括車房洗車水、商戶或民用污水等,積聚河道又未能排放,形成劇毒,烏頭或其他魚類在水面進行濾食性活動,將有害物質吸入體內,最後死亡。
2015年7月11日,觀塘海旁亦出現大量死魚,包括俗稱福壽魚的鰂魚、鱲魚、烏頭及金鼓魚等。當時有魚類專家估計是颱風襲港,將附近啟德明渠河床的淤泥及毒素翻起,令魚類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