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國歌陸續立法,激起千重浪,殊不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國旗、國歌玩意由洋鬼子發明,各國景況不同。整天發揚中國特色,請問問早年在內地生活過的朋友,是如何看待國旗、國歌的?是敬而遠之。
我沒貶低,就只字面意思──尊敬,但保持距離。
大陸人會告訴你,其實他們並不像香港每逢電視播新聞播《義勇軍進行曲》,不會咁濫,更不敢隨便掛五星旗,你老幾呀?
這觀念根深蒂固,自古已然,《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為國者慎器與名。」正正解釋到中國遲遲才有國旗和國歌,有,都不常用。
即使文革狂飊歲月,紅衛兵舉紅旗、跳忠字舞、背語錄、唱紅歌,唯獨不敢拿國旗、國歌來玩,不敢觸及這底線。
為什麼?因為文鬥武鬥火遮眼起來,扯爛對方手中五星旗可就死罪。又或者,他們乾脆無諗過,總有些範圍是禁區,正因為敬,所以遠之。
國歌與紅歌大不同,不得不佩服中共夠膽揀首電影(《風雲兒女》1935)主題曲做國歌,內容講抗戰,沒一句共產主義,沒一句毛澤東,更沒個人崇拜(反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開口便黨國不分),所以我對《義勇軍進行曲》始終尊重。噓它的同時,要想清楚自己也向抗戰先烈喝倒彩嗎?
毛澤東尚且有分寸,華國鋒做了主席接班人,深恐江山坐不牢,卻要壯壯膽,1978年將歌詞「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改成「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冒着敵人的炮火」改成「高舉毛澤東旗幟」,紅得嚇鬼!鄧小平上台,頭腦較清醒,急急恢復原貌。
國歌,還是讓它純潔的好。雖然,作曲者聶耳離奇溺斃,作詞者田漢在文革中被逼害致死,身後遭「永久開除黨籍」,正因此可以說,它不太關共產黨事,錯有錯着。
講來講去,我志在論證,國家名器,從來要慎重,寧願雋永,不可褻玩。老一輩經歷過政治鬥爭,更選擇迴避,怕走得太前。五星旗海,國歌喧天,乃建政七十年特有景象,平時,內地比香港低調。那麼,是誰在港搞得雷厲風行呢?是何居心呢?
德川家康打贏關原之戰(1600),率先向他行跪拜大禮的,是臨陣倒戈二五仔小早川秀秋,其他跟慣家康的將領都無佢咁契弟。特區朝野精英邀功喊萬歲,喊得特別響,同一道理。
為表投誠,周街掛五星旗,搵班大媽快閃唱《義勇軍進行曲》,於是由「何處惹塵埃」變「到處惹塵埃」。國旗粗製濫造,掛得甩甩漏漏,五毛揮舞膠旗仔遊行,用完即棄,塞滿垃圾桶冤崩爛臭,究竟哪邊更侮辱國旗?大媽畫五粒星上她肥臉,我見到話醜樣,我會否誤墮法網?大媽國歌唱到荒腔走板、怪音鳩叫,又點計先?
以上情況,發生在外國很平常,一笑置之,偏偏玻璃心沒胸襟,秋後算帳唔出奇。國家名器濫用愈多,愈易受破壞,擦鞋仔擦別要擦鞋擦咗上襪。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