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經濟的季度增速創紀錄新低,第三季僅按年增長6%,差過市場預期的6.1%升幅,外媒報道描繪成悲觀的內地經濟前景,亦有本地學者預期,內地經濟增速最快在明年跌穿6%。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亦認為,外界預期遲早穿6%屬「make sense」,因為中國經濟規模已大,高增速時期已過,自然逐步走低,但認同這是一道警戒線,若跌穿後迅速低於5.5%便反映有危機。
記者:余秉峰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季經濟增長數據,今年首三季GDP增長6.2%,國內生總值6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產業類別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萬億元,按年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萬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萬億元,按年增長7%。
首三季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66萬億元,按年增長8.2%,扣除汽車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增長9.1%。網上零售額方面,按年增長16.8%至7.3萬億元。統計局表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整體平穩,但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多,內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最快明年跌穿6%警戒線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相信,中國經濟增長數據持續放緩之下,最快明年內會跌穿6%,而今次跌幅擴大的主因,並非來自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數量雖然減少,但由於人民幣貶值,與歐洲的貿易不跌反升,整體而言中國貿易盈餘未見大幅下跌。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則認為,內地經濟處於「冰火兩重天」,跟美國出口相關行業「凍到死」,但基建相關行業會受惠投資增加而有良好增長,5G行業和基建將支持第四季的經濟增長改善,令第四季的增速有望守住6%水平。
廖群分析指,中美貿易戰在8月份升級,間接影響了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速,惟近期兩國有初步協議,故料第四季數據將有改善。廖續指出,若明年貿易戰再度升級,屆時季度GDP或守不住6%,但如果僅放緩至5.5%至5.9%,問題不大,而中央仍有多個方面刺激經濟,因為只要美國減息,中國便有減息空間,而降準方面仍有相當空間,加上中國未加入新一輪量化寬鬆(QE)風潮,目前負債率不足40%,相比達110%的美國及約300%的日本,更有條件進行QE。
然而,數據疲弱始終不利投資信心。上證綜合指數昨日挫1.3%至2938點,恒指亦隨勢而下,插128點至2671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