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癌細胞不斷分裂,新陳代謝速度高,需要大量養份,攝取的葡萄糖是正常組織的好幾倍。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就是利用癌細胞這個特性,來使惡性腫瘤顯影出來。方法是以帶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FDG)注入體內,供癌細胞吸納,同位素(Fluorine-18)產生輻射,就能顯出身體哪裏有惡性腫瘤。第一代的正電子掃描,腫瘤的位置只是看到一團一團的光,不同的顏色代表組織吸收了多少FDG,正在釋放多少輻射。新一代的機器,可以同時為病人做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把PET的影像和CT的影像重叠起來,腫瘤的位置和大小就一目瞭然。
PET-CT在癌症病患者的應用很廣泛。確診了癌症,手術前要查看有沒有擴散,要靠它。手術之後覆診隨訪,按時查看有沒有復發,要靠它。化療之後,要察看藥物的療效,看看腫瘤有沒有縮小,也要靠它。怪不得公立醫院的PET-CT是大排長龍,很多病人要轉介到私營的檢驗室或私家醫院。當然,這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既然癌細胞需要大量萄萄糖,癌症病人能否戒絕糖份,截斷癌細胞的能量來源,而達到抑制腫瘤的生長,甚或殺死分裂中的癌細胞呢?誠然,在實驗室培養癌細胞,培養液欠了葡萄糖癌細胞不能生長。但是,在實驗室內試管中發生的事物,不一定能引申到人的身體。我們全身的細胞都需要葡萄糖,即使完全不進食糖份或澱粉質,身體也會分解體內的蛋白質來製造葡萄糖。所以,靠戒口來「餓死」癌細胞是行不通的。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