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百歲冥壽,消息指趙的骨灰最快在今天入土為安,與夫人梁伯琪的骨灰合墓同葬在距離北京市中心約60公里的民間墓地天壽陵園。趙現時的北京故居富強胡同六號,將同時交還中央辦公廳。
趙紫陽2005年去世,其骨灰至今14年仍放在北京故居;趙夫人梁伯琪於2013年去世後,子女一直希望將父母骨灰合葬於民間墓地,不願葬在專門安葬中共高層的八寶山,但官方多年來堅決不許,擔心墓地成為民主勝地。不過,昨有消息指趙的骨灰最快今日可安葬在民間墓地。趙紫陽次子趙二軍前日透露,墓碑只是一塊10噸重的石碑,沒任何花巧裝飾,沒墓誌銘,作風平實簡單,與趙執政作風相似。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表示,趙紫陽的新墓附近昨已有便衣看守,目前由一張大布蓋好,當今天完成下葬後,家人在明天或會發放墓地相片及安葬儀式等相片。
昨天不少趙紫陽故友及舊部特意到富強胡同六號拜祭,靈堂擺設簡單,中間有一幅趙的相片,上面寫着「紀念父親百歲冥壽」。左右一對挽聯,左聯:「為蒼生計 嘔心瀝血 何惜紅頂花翎」,右聯「敢天下先 革故鼎新 豈悲白頭羑裏」,意思是趙紫陽一生為民做事,改革創新,不重視金銀財富及個人榮辱,即使身陷囹圄亦在所不計。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指,挽聯有深意。其中「羑裏」應為「羑里」,是地名,是周文王被帝紂關押的地方。故可解作天下第一監獄,也可解作白髮雜亂,「都可說的通,意思大改」。
遺言「重新審視六四定性」
趙的智囊姚監復及前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杜導正等亦有到場,內地獨立記者高瑜則指自己被「專車伺候,不讓去」。姚認為趙紫陽應被看成中共的良心、光榮和驕傲,應讓更多人認識趙。他引述趙臨終時特別提及,希望官方重新審視六四事件定性,雖無預計六四短期內能平反,但認為起碼應正視六四,歷史可以被抹殺,但歷史真實永遠存在。96歲的杜撰文記錄他與趙的交往,透露趙多次對他說:「我過去也是很左的。現在我是痛定思痛,改弦更張。」杜希望自己能看到中國有「改弦更張」的日子。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