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情緒壓力及乳癌 - 張淑儀

乳你同行:情緒壓力及乳癌 - 張淑儀

「醫生,我最近經常失眠,尤其是晚上看完新聞,情緒不安寧,我好怕會乳癌復發,點算呀?」這位病人,剛完成手術後的化療及電療,六個月後回來覆診,檢查一切都正常。

「醫生,近日的社會事件,令我感覺十分焦慮,我好不容易才挨過年多的治療,我是第三期,屬復發高危,我好擔心乳癌復發,可否寫信給特首,表達我們的憂慮?」這位病人,一向樂觀,亦屬敢言,願為病人發聲,在臉書有不少粉絲。

情緒及壓力,對人體細胞會產生負面作用,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及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運作,刺激壓力荷爾蒙的分泌(cortisol, catecholamines),令細胞核酸受損,減低體內抑制癌細胞的基因(p53 gene),誘發癌變。

有醫學研究,抽取乳癌病人口水液檢驗,發現當中含壓力荷爾蒙高的病人,他們乳癌復發比率相對較高。

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研究,比較乳癌病例對照研究,在眾多高危因素,包括缺乏運動、壓力、肥胖、高脂肪飲食、沒有餵母乳、沒生小孩、早來經、遲收經、收經後服用荷爾蒙補充劑、飲酒、食煙,當中壓力明顯增加患乳癌風險,達兩倍半!是最大的高危因素。

最近醫學文獻刊登了心理學者的一個薈萃分析(meta-analysis),觀察壓力與乳癌的關係,看到不少病例對照研究,都顯示壓力增加乳癌的出現,比率與乳癌基金會研究報告相若。這些報告裏面,記錄病人感受壓力較高,從學術研究角度,有憶述的偏頗(recall bias),未能作出肯定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壓力可以來自生命中的衝擊(life event),如親人過世,自己經歷或健康出現重大問題,亦可以是來自社會動盪的壓力,及個人承受壓力的反應,關係到個人人格特點(personality trait)。

有一位病人經歷了一年的心理壓力,長期失眠,努力找尋解決方法,結果學習了冥想(meditation),覆診時欣喜地告訴我,現在不用服安眠藥,也可入睡了。

現在社會出現的動盪,影響之廣,前所未見,不論病人或健康人士,若感覺焦慮、失眠、精神不能集中,就應及早找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接受輔導及醫治。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