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跌一成恐變負資產

樓價跌一成恐變負資產

【本報訊】對於《施政報告》公佈放寬8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投資業界均稱,過去大行其道的納米樓樓價有機會受壓。資深投資者林一鳴甚至認為,目前環球經濟前景未明朗,若樓價下跌一成,準買家有機會變成負資產。

放寬按揭成數意味貸款額增加,若香港步入加息周期,市民供款壓力將大增。黃耀興攝

納米單位售價或受壓

政府一方面指經濟恐陷入衰退,另一邊廂放寬按揭成數,以低首期及推高貸款額來令更多人置業。林一鳴指出,措施對二手市場內、600萬元以上物業最受惠,過往欲置業市民因欠缺首期而止步入市,若放寬借貸成數,令準買家選擇增多。他稱過去四個月在政治風暴影響下,樓價下跌4%至5%,預料全年樓價處於不升不跌狀態。不過,他指是次措施應是針對高收入人士,惟推高按揭額後,樓價一成可上車,然而環球經濟前景未明朗,若然樓價下跌一成,準買家有機會變成負資產,入市前要計算風險。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認為,政策令換樓市場轉活,由於可選用高成數按揭的單位數量增加,預計以往因為首期低而深受上車客歡迎的納米單位將變為次選,納米單位未來售價或受壓。她提醒,按保放寬令1,000萬元以下物業的首期大減,但同時意味着貸款額增加,若香港步入加息周期,供款壓力大增,建議要考慮放寬貸款年期,由目前最長30年增加至40年,以緩解供款壓力。

經絡按揭轉介高級副總裁曹德明預料措施會有利樓市,放寬壓力測試反映政府預料未來加息機會不大,認為換樓需求因此上升,措施或會縮減市場對納米樓的需求,這些物業樓價隨新政策加幅會減慢。他亦提到新政策對「借人頭」置業的市民增加,但情況不會太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