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手 參議院戰線存暗湧

北京出手 參議院戰線存暗湧

【拆局】國際戰線為香港反修例運動重要一環,13萬人日前聚集中環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集氣,最終法案獲美國眾議院通過,下一步繼續在參議院闖關,能否短期內正式成為法律的關鍵落在有權調動議程的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圖)身上。有學者認為參議院戰線吃緊,中方也會加緊反游說,認為保持運動持續動力顯得更重要。

未有審議時間表

《人權法》在參議院大會尚未有審議時間表,香港眾志駐華盛頓常委敖卓軒指,眾議院通過法案後,會令參議院有壓力要加快審議,他認為毋須過份憂慮麥康奈爾的取態,指月內有三名快閃訪港的參議員都是共和黨,反映黨內對法案支持度高,對今年內完成審議感到樂觀。由於眾議院一致通過法案,若參議院亦以三分二通過,則總統特朗普亦不能否決,故目前能否爭取參議院最大支持為關鍵。

華盛頓海外港人非牟利組織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HKDC)行政總監朱牧民指,期望參議院對《人權法》有在眾議院的支持度,但認為審議進程未必如外界期望般快,除非參議院採納眾議院的版本,加上麥康奈爾提前議程,否則都會有影響,若參議院再提新修訂案,都有可能拖慢進度。他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與中方進行貿易談判,或是參議院或想較後時間審議的原因。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認為,參議員陸續訪港反映參議院戰線吃緊,對方或知道法案通過有暗湧,方來港親身視察加強說服力,直言不應忽視中國政府在美的反游說工作,他認為眾議院同日通過《保護香港法案》及支持港人示威權的決議案,是向參議院及特朗普發出強烈訊息「唔好亂嚟」,認為保持反修例運動動能,包括以創新方式保持動力等在參議院戰線尤為關鍵。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