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萬學生獲2,500元

90萬學生獲2,500元

【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擴大教育資助,涉及專上教育、中小學及幼稚園。財政司司長今年8月宣佈為中學日校,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提供一次性2,500元學生學習津貼;昨日施政報告宣佈,由2020/21學年開始將有關措施恒常化,每人每學年可獲2,500元學生學習津貼,預計約90萬名學生受惠。

消息人士表示,每年涉款約23億元,詳細派發款項方法仍在研究中。施政報告也公佈向8間大專院校,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每年約12萬元獎學金。

《施政報告》宣佈2020/2021學年推出新的獎學金計劃,適用於修讀可配合香港發展需要,及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

消息人士指,此先導計劃為期5屆,由2020/2021學年首屆不多於500個學額受惠,其後4個學年每個學年不多於1,000個學額可受惠,即合共不多於4,500個學額可受惠。今年初8大院校的研究院課程,每年學費約16.3萬元;受惠學生每年獲獎學金不多於12萬元,即每年只需繳付約4.21萬元學費,總共涉及政府開支約6億元。

計劃中「可配合香港發展需要」的課程,必須屬於7個範疇,包括促進健康、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及創意產業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會決定被納入計劃的指定課程,讓院校明年第二季招生。

青年事務關注少

《施政報告》又宣佈推出「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向有意開辦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的特定副學位或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提供財政支援,以幫助院校開辦該類課程,減輕學生的學費負擔。消息人士指,此計劃涉款12.6億元,院校可用補助金來培訓師資、提升教學設備或購買特別儀器。

港府又預留10億元推展一項有時限的小型工程計劃,為600多所按昔日建校標準興建的資助學校校舍,進行簡單的小型內部改裝工程。

今年施政報告針對青年事務着墨甚少,議會陣線立法會議員區諾軒說,這反映林鄭月娥不視年輕人是社會的持份者。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