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施政以置業為主導,她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透露,房委會明年將預售1.2萬伙居屋及綠置居,是自復售以來數量最多;另建議房委會增加「白居二」的配額。翻查運房局去年底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粉嶺皇后山第三期用地可提供約3,200伙居屋,料於2020/21年完工。
房委會六工廈或變公屋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主打房屋土地政策,為滿足市民置業期望,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繼今年推售8,600個居屋及綠置居單位後,預計明年可預售1.2萬伙居屋及綠置居。《施政報告》也邀請房委會研究將轄下六幢工廈重建為公營房屋,特別是增加出租公屋的供應。現時房委會轄下的六幢工廈分別在葵涌、九龍灣、長沙灣等地區。消息人士透露,現時該六幢工廈有8,000個單位,涉及約20萬平方米的室內樓面面積,出租率高達99%。
消息指,若重建最少可提供8,000個單位,但當局會先了解工廈租戶的意願,若租戶不再續租或遷出,單位不會再出租。另外,政府正進行工廈消防安全條例的立法工作,消息指出,條例實施後房委會的工廈需全面提升消防設備以符合新規定,「房委會做工程時租戶都要搬走幾個月,翻新工廈設施同重建,睇下邊個成本效益高啲」。
政府亦將加快出售現時39條「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屋邨約4.2萬個未售的出租公屋單位。消息人士透露,加快出售的方案包括將每年約1,200個回收單位撥入綠置居恒常計劃中出售。
消息人士又指出,若果以現時市價兩折出售,細單位售價大約50萬元,也不排除會提供更優惠的折扣包括一折出售,或為現有租戶提供搬遷誘因以騰出單位。不過,消息人士強調,政府至今仍未有定案,需交由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討論。
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早前曾建議重推租置計劃,林鄭月娥稱原則上無異議,但認為建議會在短期內減少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無可避免延長輪候冊時間,暫時難以推行。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