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拒回應港人聲音林鄭擲千億難息民憤

施政報告拒回應港人聲音
林鄭擲千億難息民憤

【懶理民意】
【本報訊】反送中抗爭仍未平息,市民對五大訴求,仍堅持缺一不可,可是特首林鄭月娥昨發表第三份《施政報告》,對逾200萬上街市民怒吼充耳不聞,除花逾千億派糖外,對五大訴求隻字不提,將引發暴力衝突的責任推給「做出極端破壞行為嘅暴徒」,更大讚警察。但民意明顯拒收貨,民調顯示報告評分只有29.7分, 65%市民不滿報告,民意研究所指為歷來新低。
記者:呂浩然

以「珍惜香港,共建家園」為題的《施政報告》只有53段,為回歸以來最短的《施政報告》,但林鄭到立會宣讀時遇上民主派抗議,兩度嘗試宣讀不果後,要改用視像發表《施政報告》,打破議會自1948年來的傳統。

林鄭月娥昨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有泛民議員以投影機將「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標語投射到主席台牆上。何家達攝

大讚警隊 衝突卸責示威者

今次《施政報告》只重視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及經濟發展等問題,完全不談包括市民渴求的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落實真普選等五大訴求,林鄭更在前言部份對準示威者開火,「少數暴徒有組織、有計劃地發動攻擊和破壞,並以『起底』、『私了』對待持不同意見的人士,令香港陷入了混亂和恐慌」。

林鄭表示要特別感謝警務人員、港鐵和機管局員工在衝突中堅守崗位,兩次點名讚警隊,包括感謝警務人員及支持警隊執法,聲稱處理今次重大危機和將來繼續治港時都堅持一國兩制,絕不容忍任何鼓吹港獨行為。她在結語中又說,只要制止破壞秩序的行為及放下分歧,以重新啟航,然後「相信很快便會見到風雨後的彩虹」。

林鄭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有民調指逾半數人認為政府要為暴力衝突負上最大責任,完全逃避承擔責任,反指要追究問責,「呢個責任應該係做出呢啲極端破壞行為嘅暴徒要付上」,又指「今日我哋首要做就係停止暴力」;當被追問是否不知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是否「攬炒之母」時,她聲稱自己「完全冇(攬炒)呢種心態」,反而「目無法紀咁去目標性咁破壞香港」、「將香港打爛晒」、「想香港衰落」的「暴徒」更適用「攬炒」。她又辯稱「我冇講過小朋友係暴徒」,指因擔心青年參與激烈行動才制訂蒙面法。

僅17%市民滿意 歷來新低

不過,民意對林鄭這份報告明顯不收貨。香港民意研究所於《施政報告》發表後,以電話訪問679位市民,發現《施政報告》評分只有29.7分,只有17%受訪者滿意、65%不滿,滿意度淨值為負48個百分點,民意研究所指全部數字均為歷來新低。

對於這份《施政報告》未有回應五大訴求,民主派會議召集人陳淑莊怒斥,林鄭更在開首便感謝警隊,猶如與不滿警暴的港人「活在平行時空」,直言要評分的話「零分都畀多佢」。民主黨主席胡志偉也指,「明顯佢(林鄭)係有病,睇唔到香港病徵所在係佢自己」。

經民聯地產界議員石禮謙怒斥,社會已經分化,《施政報告》不單沒有提出改善,反而更加分化市民和地產商。他斥「社會嘅問題社會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唔係房屋解決」。石再轟政府不用自己的土地建屋,反而收市民、村民土地的做法,違反《基本法》精神 。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蔡子強亦指出,單從示威者高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便可見,社會的問題並非林鄭在《施政報告》提出房屋等民生政策便可以疏導、迴避,否則「根本係掩耳盜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