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港銷售挫35%部份街舖獲減租

莎莎港銷售挫35%
部份街舖獲減租

【本報訊】莎莎(178)昨日收市後公佈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二季度(7月至9月)未經審核的最新銷售數據。期內香港銷售額挫35%,內地客在香港分店的交易宗數更急劇下跌逾五成。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在公告中表示,因應本港處於不明朗的經營環境,部份街舖業主願意短期減租共度時艱。
記者:邱曉欣

集團季內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按年下跌20.8%,錄16.1億元。其中,香港及澳門零售及批發營業額按年跌24.1%,錄13.095億元,同店銷售按年下跌28.5%,每宗交易平均金額按年下跌5.4%至326元,交易宗數下跌21.9%至390萬宗。

首要保障員工生計

就香港市場而言,整體銷售表現疲弱,主要由於訪港人數下跌,而內地客在香港分店的銷售佔比較高,故拖累香港市場第二季的整體銷售額下跌35.2%,內地客的交易宗數急劇下跌51.2%,本地客則跌3%。部份店舖於第二季的營業時間縮短,亦導致銷售下降。

集團正積極採取不同的應變措施。部份街舖的業主願意短期減租,公司會評估每間店舖的銷售及盈利能力,爭取相應的租金減幅,並於有需要時縮減店舖面積或轉租附近成本較低的店舖。莎莎又指,保障員工生計是在此艱難時間的大前提。

另一方面,莎莎實施多項控制成本措施,包括改善工作流程、管理人力資源、盡可能減省各項營運開支等。

推出更多折扣優惠

公司亦推出更多折扣優惠,改善存貨管理,毛利率可能會受壓,惟有助公司減低存貨成本、保留現金及管理整體的業務風險。此外,集團將於10月底前正式推出微信小程序,提升線上線下融合的購物體驗,售貨員可於網上平台繼續與顧客互動及推銷產品,加強顧客關係推動生意。

截至今年9月底止,莎莎在不同市場的總零售店數目為273間,按年增8間。香港分店有120間,較今年6月底時增加3間,中國分店較今年6月增加2間至54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分店數目分別為22及77間。另外,集團去年3月已退出連蝕六年的台灣市場。莎莎股價昨日收報1.71元,跌2.3%,成交金額848萬元;股價今年迄今則累跌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