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硬推送中惡法,結果觸發逾四個月反送中抗爭,至今仍拒回應包括真普選、查警暴等民間五大訴求。林鄭今天將到立法會宣讀其第三份《施政報告》,表明只講民生,不回應社會就反送中提出的政治訴求。民主派議員指林鄭避談因反送中引發的普選訴求和警暴問題,根本回應不到民意,鴕鳥式施政無助香港走出困局。
記者:歐陽聯發 梁穎妍
反送中抗爭未平息,早前已有消息指林鄭月娥未必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改以視像播放,隨即引來民主派及建制派批評,政府日前即全面加強立法會保安,包括設大型水馬防示威者、政府保安視察立法會直通政總的行車秘道,保證林鄭可安全到立法會,政府亦取消林鄭以往在發表《施政報告》後當晚出席電子傳媒聯辦的答問會,將她面對示威者的機會減到最低。不過昨日在連登討論區,仍有個別網民呼籲今日11時到立會外包圍。
表明側重土地住房問題
政府為林鄭入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作高度戒備下,她昨早在行會前見記者時,即表示今日有決心盡最大努力進入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希望得到議員支持,又展示報告封面,形容報告在困難的環境下編制,但仍用她喜愛的天藍色,「我希望香港能夠好快雨過天青,我哋能夠重新出發」。但林鄭表明《施政報告》將側重土地和住房問題,以及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但不會談及政治問題,即不會對真普選等五大訴求作回應。
林鄭今年的《施政報告》有近二萬字,估計需一個多小時宣讀,報告將以改善民生為主軸,企圖以土地和住房問題解決現時社會深層次問題,方法包括向基層提供一筆過生活津貼、增加兒童津貼、提高全民交通補貼,以及降低申請在職家庭津貼的門檻等。
土地房屋政策方面,政府料會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部份新界私人土地興建房屋,以及提供租金津貼,政府亦會加快出售「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四萬個貨尾單位。有報道指,政府有意成立獨立架構統籌全港過渡性房屋項目,並為過渡性房屋的建屋量訂立目標,希望三年內提供數千單位。不過全城關注的政制改革,預料林鄭不會提及,或只會重申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說,若政府想以這樣的《施政報告》回應民意,簡直是「掩耳盜鈴、鴕鳥式施政」,林鄭和特區政府現已去到一個不能管治香港的困局,「點解?因為政治核心問題未能解決,紓解民困唔係核心問題,佢可以繼續呃自己,但呃唔到全世界」。他相信參與反修例運動的人會「糖照食,但五大訴求仍然堅持」。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亦表示,沒有制度改革,即使派多少錢都無助走出困境,「年輕人、支持運動人士希望民主化同爭取有自由,源頭就係要民主普選」,政府不回應五大訴求、不處理警暴問題,《施政報告》根本完全沒有作用,「幾多人畀林鄭零分,個個人都想你走,你派幾多嘢都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