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屍,你看過未?我,看過。三數次,在流浮山對出后海灣,文革時期,我的童年。
另一次,西貢某海灘,新聞報道電視畫面見到半裸女性浮屍,被撈起時,電視展示避重就輕,看不到面,卻餘一雙大腿;當下暗叫不妙,這屍屬於好友W,當時已失蹤一星期……97回歸前。
社交平台最近瘋傳某資深港口消防(無名氏)評語:呢份工做咗幾十年,從未見過海上有咁多浮屍,幾個月撈咗起碼二、三百條……
細牛轉述,撩起席間只是口角上的淺黃粉藍爭論;我說:有乜好爭啫?連《蘋果》都未報道嗰二、三百條浮屍,稍等證實才能作準。
港海真正曾漂浮二、三百具浮屍?呃神騙鬼容易呃巿民難度都好高!
文革時期,流浮山為后海灣英界唯一有人聚居、經商一角,臨海小山崗上設有飄揚米字英國旗警察局,是當時對岸紅衞兵攻擊目標。雖然未敢登陸(如果能登陸,梗係第一時間申請張臨時行街紙先啦),幾人一組乘幾艘掛滿紅旗小艇,在海上高喊毛語錄,革命歌曲高唱入雲示威納喊。傳聞靠岸觀看紅衛兵表演,有可能被捉去華界南頭,所以吸引力不高。
每次收到風,又有五花大綁浮屍從珠江口漂過來(維多利亞港都出現過好幾件),村中青少年,速速飛單車奔馳屏廈路,到流浮山海邊數浮屍。年紀更小的我們也興奮莫名,要求阿叔阿哥讓跟單車尾,乘後座一齊睇浮屍去。
浮屍有乜好睇?着實冇乜好睇,五花大綁通常面朝下藏於水中,單從背部看來,就似豬雞農民,隨手將死豬死雞掟落河,然後漂浮到后海灣海面的情景;青少年噪動,見屍惹興奮,回家向朋友家人大吹大擂,冇瞓唔着,都冇鬧情緒,更冇求診治療Depression!
97回歸前,賣名貴房車W雄心萬象,積極將事業再推更上一層樓……本來約好下班打羽毛球,卻匆忙來電有事遲到,之後去如黃鶴,一星期後,黃昏時分,幾個朋友匆匆來電:快啲睇電視新聞,西貢乜乜灣有浮屍!
眼神立即聚焦螢光幕,屍體撈起,避過面部,只看到一雙大腿;電光火石打個寒噤,啊:這是W,肯定是 W!
當年英治太平盛世,案件破不了;回歸廿二年,W沈冤未雪,還是破案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