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隨時向政治難民落閘

政府隨時向政治難民落閘

大馬是香港抗爭前線及黃絲的避居地嗎?

「萬一有一天,大吉利是學生需要嚟呢到,好遺憾我驚我做唔到啲咩嘢。」阿鴻說。

「你去台灣會好啲。」蘇銘強說。

曾和香港學界就此進行討論的大馬學界領袖阿鴻,援引大馬政府處理羅興亞難民手法指出,大馬當年願意接收在緬甸受迫害的羅興亞人,但處理程序混亂,基本權益也未得到全面保障。他指出,羅興亞人受宗教迫害而逃離緬甸,香港前線抗爭者因政治原因離開香港,一旦以政治難民身份向大馬求助,估計情況更加困難,相信大馬政府將會像刁難黃之鋒入境般刁難前線抗爭者,不排除索性將他們拒諸門外。不過,他承諾和志友研究大馬法律,了解當地援助機制。

「政府換屆時有一個口號:一個新的馬來西亞誕生了,從此有一個新的民族,它叫馬來西亞民族。」蘇銘強指出,大馬一直有它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是種族互相猜疑的問題,大馬人覺得華人是有目的,華人就覺得大馬人好食懶做。大馬反對陣營《希望聯盟》去年透過選舉,將涉貪的前首相納吉轟下台,為大馬種族和解帶來希望。他批評,大馬反對陣營主張民主、自由,但執政後因利益的關係,靠向對他們有利的位置,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拒絕表態,默不作聲。他認為,隨着馬來人保守陣營提出馬來人大團結,大馬華人又高舉偉大祖國下,大馬種族分野越來越嚴重,大馬拆除種族藩籬、紓緩種族猜疑的機會落空。

他指出,種族問題涉及分配不均問題,估計大馬資源分配問題未來有機會惡化,一旦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支配的資源越來越少,不排除政客可以加以利用,將問題指向和你不一樣的人,以掩飾他們本身的問題。至於大馬會否出現嚴重的排華事件?「未至於,因為有偉大的祖國睇住,它也要照顧在大馬的利益。」不過,種族關係繃緊料會持續存在:「大馬不是向上提升的社會,一直在這些種族問題中打轉,又浪費了幾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