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5年美林邨命案警方錯拘智障漢事件,揭發警察對處理智障人士疑犯毫無認識。警方遂制訂處理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MIP)內部指引,為MIP人士設立「守護卡」,若涉警方調查時,會安排一名「合適成人」在場,包括親人、監護人或社工。但警方昨日凌晨拘捕一名中度智障人士後,竟拒讓社工會見被捕人近15小時。有大律師認為前線警務人員不熟悉指引,令被捕人士的權利遭剝削。
MIP可隨身攜帶「守護卡」,當他們在沒有親友陪同下被執法人員調查時,執法人員可知悉他們醫療及溝通需要,並通知其親友提供協助。警方亦在網頁聲稱,警方作為關懷社會的機構,一直以來均有邀請「合適成人」為協助警方或受調查的MIP提供支援的做法,而「合適成人」包括一名親人、監護人或其他負責照顧或看守該人的人士;一名對處理有特別需要的人有經驗的人士,如社工。不過,據社總表示,今次涉事的中度智障人士在被捕逾15小時仍未獲警方安排會見「合適成人」及律師。
受驚可不錄口供
警方網頁又列明,為了MIP的福祉着想,警方有責任盡快完成調查程序,只要有一名「合適成人」協助,警方便會展開調查程序;如「合適成人」認為錄取口供的過程不公平,需向警方提出,如果不同意口供內容,亦不應簽署。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認為,事件反映有前線警務人員不熟悉指引,剝奪該名被捕的中度智障人士權利。他指出,「合適成人」可提供情緒支援,令被捕MIP人士在不害怕的情況下自願錄取口供。陸指,若被捕人未有「合適成人」在旁,律師通常會問事主是否適合錄取口供,如不適合,會要求警方停止。
■記者鍾雅宜、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