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後,歷史會不會還原陳彥霖死亡真相呢?
15歲少女,在地鐵站與朋友分手後一路滙報到站情況,約定第二天一起返學。在地鐵站離開前還主動邀約朋友去元朗燒烤,因約得太倉促,被朋友拒絕。左看右看,都不像有自殺的打算。
兩天半後,少女陳彥霖浮屍海面,全身赤裸。死因尚未有結論。屍體卻被匆匆火化,警方一句「死因無可疑」,宣判了一個年輕生命的合法消逝。
更蹊蹺的是,陳彥霖是游泳健將,擅泳者用蹈海方式自殺,不符合邏輯吧?因為游泳如呼吸一樣,早已成為擅泳者的身體本能。他們要放棄像呼吸一樣本能的求生動作,死在水中,難度比一般人高得多。而且,自殺為甚麼要脫掉自己的衣褲全裸呢?任何一個女人,都不會希望自己死得那麼狼狽吧?警方落力搜索死者的衣物了嗎?
游泳健將全裸死於海中,即使不是偵探,也知道疑點重重。警方急不及待宣告死因無可疑,再迅速火化屍體,則是疑點中最大的疑點。屍體已灰飛煙滅,真相會沉於海底嗎?希望不會。如果屍體曾經檢驗過,如果屍檢是符合程序、符合專業要求的,驗屍報告必然會陳述死者是死於海中還是陸地。我們要擔心的,是這份報告是否可信,以及如何保存。
表面充滿疑點的人命案件,香港警察無意查案,這動作,本身可以說明的問題,已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