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級商廈冰封 負吸納66萬呎十年最差 受累跨國企業暫緩擴充

甲級商廈冰封 負吸納66萬呎
十年最差 受累跨國企業暫緩擴充

【本報訊】政治風暴擾攘4個月,本港經濟轉差,跨國企業放慢擴張,嚴控開支,對甲級寫字樓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中資大幅放慢擴充,加上「去中環化」,過去一年中環、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傳統核心商業區,錄約66.8萬方呎負吸納量(遷出騰空的樓面多於新租出樓面),成2009年以來新低。
記者:黃朗鈞

中環商廈租金屢破頂,長江集團中心曾驚見每呎225元天文數字,商廈租用成本之高昂,令香港登上全球最貴頂級寫字樓之譽。不過,隨着環球經濟轉差,內地資金緊張,企業暫緩擴充大計,寫字樓租賃需求轉弱。

新供應較集中的港島東及九龍東,商廈租金低水,促使企業「去中環化」,帶動港島東面成為下一個核心商業區。

企業放慢擴張,租賃需求轉弱,甲級商廈陷冰封。設計圖片

非核心商業區反受捧

仲量聯行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非核心商業區,包括港島東、港島南、九龍東、新界,商廈共錄209.7萬方呎淨吸納量,成2010年以來第二高的淨吸納量。

同期,傳統核心商業區如中環、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反錄約66.8萬方呎負吸納量(遷出騰空的樓面多於新租出樓面),成十年來新低。

租金方面,本年第三季中環、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嘴等核心商業區的平均租金,分別為每呎125元、71.2元及54.1元;非核心商業區,如港島東、九龍東的平均租金,分別為每呎55.3元及34.4元。若以港島東與中環核心商廈相比,租金相差逾五成,企業「西向東移」成大勢所趨。

仲量聯行莫家文表示,過去一年逾20家公司遷離中環。

一年逾20企遷離中環

仲量聯行香港辦事處董事總經理莫家文表示,港島東甲級商廈的租金不及中環的一半,是吸引不少公司遷離核心區的主因,以租用一個10萬方呎的單位為例,若從中環遷至港島東,租戶每年可節省8,400萬元租金。

莫家文表示,受這類遷離核心區的租戶投入租賃市場,港島東租戶組合洗牌,港島東已於今年7月取代尖沙嘴,成為本港租金第三高的寫字樓市場,當中過去一年,已有逾20家公司遷離中環,總承租的樓面面積達420,600方呎,包括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證監會),將於明年進駐港島東商廈,租用19.8萬方呎樓面。

隨着證監會遷離中環,留守在中區核心地段的金融監管機構只餘金管局。

加拿大皇家銀行亦同時由中環長江集團中心搬遷至太古坊一座;而新世界發展(017)旗下鰂魚涌K11 ATELIER King's Road商廈,提供總樓面達44萬方呎,亦成為港島東區另一寫字樓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