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冷血動物X熱血教師 從繪畫探索新世界 陳銳洺

蘋人誌:
冷血動物X熱血教師 
從繪畫探索新世界 陳銳洺

他說他的身體一半流着爬蟲和昆蟲血液,令我不其然想起大衞哥倫堡的經典驚慄電影《變形人魔》(The Fly):科學家研究出瞬間轉移裝置,把人體分解再重組,豈料一次轉移時有蒼蠅飛入,令他變成了半人半蠅的怪物……

眼前這位仁兄不是怪物,卻是個怪異動物的專家。他叫陳銳洺,教人畫畫,竟將好端端的畫室變成千奇百怪動物園,你說怪不怪?跟他攀談一會,他便如數家珍道出各種爬蟲、昆蟲、兩棲動物的特性。他向我解說,人們對這些動物的恐懼源於無知,只要領略大自然的生命奧秘,就會放下對牠們的成見。

我恍然大悟:爬蟲涼血是正常,人類冷血要睇醫生。既然這個畫室養滿珍禽異獸,我逐個玻璃櫃細看,搜尋傳說中的至毒物種「草間人命月娥」和「黑頸羞貔」。

撰文:簡力斯 攝影:何頴賢

Herman的畫室養了200多隻動物,當中最多是爬蟲類和兩棲類,不可像貓狗般經常攬攬抱抱,純粹觀賞。

爬蟲畫室 蠑螈啟蒙

踏進「爬蟲畫室」,先是蟋蟀吱吱叫傳入耳中。向右一轉,一個個玻璃櫃排列井然,內裏是變色龍、青蛙、烏龜、蜘蛛、蛇……各自在爬來爬去,全為罕見品種。粗略估計,這裏有超過200隻動物。畫室主人陳銳洺,人稱Herman,偏愛昆蟲、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簡單來說,他專養一些人家不當成寵物的寵物。就如黃子華也養小強,其實沒甚麼稀奇。Herman並非動物學家,而是一位繪畫教師。話說最初教畫時,有學生知悉他家中養了不少稀有動物,嚷着要他帶回畫室,一隻一隻遷徙,慢慢地畫室就變成了動物之家。訪問當日,女攝影師一見青蛙、蜘蛛,嚇得「We嘩鬼叫」,聽說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曱甴品種,大家聽到毛骨悚然,不敢直視。

來長知識,曱甴的正式名稱是「蜚蠊」,牠們早在三億年前已存在,已知有五千多個品種,實際可能上萬,而生活在人類周遭,失驚無神鑽出來嚇人、偷吃人類食物播菌的,只佔整體不到0.1%,其餘大部份都維繫着自然生態。由此可見,牠們是一種被人誤會很深的動物,以致有些腦殘亂作比喻。面對這裏的超級曱甴,來學畫畫的小朋友不但沒有尖叫,更喜歡聽Herman哥哥講解習性。

Herman抱着松果蜥,細說他飼養各種另類寵物的故事。

「最初都擔心會嚇怕學生,後來發現很多小朋友對各種動物興趣盎然,那就讓他們盡情享受、盡情探索。」他邊說邊抱起一隻松果蜥,然後向我介紹這位有點頭尾難分的「朋友」,其表皮像松果,因而得名,是一種壽命可達60歲的蜥蜴,跟紐西蘭鱷蜥同屬受保護動物。

回到童年,Herman讀小學時,同學送他一隻蠑螈,他自此愛上這類與別不同的寵物;中學時養樹蛙,自己捉蒼蠅餵飼。「我住街市附近,蒼蠅很易捉,用膠袋就可以。後來陸續再養角蛙、蜥蜴、蜘蛛、蠍子等,都是出於一種尋求知識的好奇心,很想了解牠們如何生活。一種生物來到你家,養到牠們生蛋、小生命出世,整個生命循環呈現眼前,極具滿足感!」從前互聯網資訊沒現在般發達,都是靠看書或前輩分享,試過撞板斷送小生命,所以每當成功養活一隻稀有動物,都會喜悅萬分。

Herman開設「爬蟲畫室」,讓繪畫與養動物兩種興趣結合起來,陸龜乖乖做他的模特兒。

消除恐懼 讓想像飛

Herman每天約花兩三小時照顧寵物,爬蟲類不需每天清潔,可以輪流照顧。動物如此多,一定會食窮?非也,原來每星期飼料只三百元,不比養貓狗貴。「最麻煩是每種動物的飼料都不同,水龜吃魚,陸龜吃蔬果,蛇和角蟲吃雪藏老鼠(!),有些吃杜比亞蟑螂、蟋蟀等。」聽到這裏,我不禁想,就算喜愛爬蟲類,如果見到這些飼料就毛管戙,還是養不成。心裏立時有點發麻,而女攝影師更臉色慘白。Herman見勢色不對,即抱出一隻可愛動物𠱁𠱁大家歡心。俗稱飛鼠的蜜袋鼯是雜食動物,需要高蛋白營養,聽聞有人餵龍蝦肉、蟹肉飼養。這種袋科動物極討人歡喜,難怪主人不惜工本。

Herman笑謂,大多學生都很喜歡他的寵物,尤其是六至十歲的小朋友。「畫室開辦十年以來,只有一位三歲小妹妹害怕烏龜。我希望了解她為何會驚,是以往某些遭遇,還是其他原因?這就是一種溝通,我會向他們詳細解釋為何動物會有各種習性,很多時了解過後就會消除恐懼。講解後會讓他們親手接觸,然後再讓他們動筆繪畫各種小動物。對着活生生的動物畫,永遠好過對着照片描繪,畫出來更具創意、更天馬行空,他們會因為了解該種動物而加添想像。」

一堂繪畫課,同時是生物課。「有時跟小朋友談到動物的食糧,例如會提到烏龜需要很多鈣質,因為龜殼主要由鈣質組成,讓他們從中領悟。」每當有家長問到小朋友第一次最適合養哪種動物,他都會答是甲蟲。「甲蟲壽命短,先讓小朋友明白生老病死的道理,習慣了,日後面對其他動物離世,能把哀傷減到最低。」他還會為天真的孩子釋除疑惑,例如有這樣一個傳聞:有人養了一條蛇,蛇通常愛打蛇餅,但這條寵物蛇總是伸直睡在主人旁邊,原來牠每天都在與主人比高,測試能否吞下他。Herman哈哈大笑:「當然是假的,唔使fact check,蛇不會知道身體的長度是否就是胃的長度,而且牠不會望到自己的尾部。」

變色龍並不可怕,Herman會細心向孩子介紹牠的習性。

特別教學 引導不一樣的孩子

Herman喜歡動物,亦熱愛與小朋友交流,把最熱衷的兩件事結合起來,相得益彰。未開畫室之前,他在傳媒工作了一段很長時間,後來紙媒開始式微,他就決定做一門自己喜歡而有意義的生意。過去十年,很多學生都令他印象深刻,一位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畫畫天份比同齡孩子高,但不懂溝通,要靠另類方法引導。「他想像力非常豐富,我還未教空間概念,他已經畫出一架火車,其排氣口連接着地上一個螞蟻洞穴,而他畫天橋可以畫出幾層的3D變化。後來他贏了自閉症兒童繪畫比賽冠軍。」Herman崇尚小班教學,有更多空間照顧這類特殊的小朋友。

又有一個十歲孩童,第一次來到畫室便不斷問他這隻動物幾錢、那隻動物幾錢,然後又問哪裏可以買到,原來他想買最貴那一隻。「通常小朋友都會問:那隻是男仔還是女仔、吃些甚麼等等,很少問這些問題。我問他養動物前要不要問問家人,他竟答道:我喜歡就可以買,我爸爸有的是錢!

「事後我致電那位帶小朋友來的長輩,他驚訝我第一堂已察覺到小朋友的問題。孩子一直很少朋友,因為只愛炫耀,不懂跟人相處。其後我教他要幫助其他同學,見他做到了,便稱讚他;他畫畫有進步時,又會讚他一下。我相信他正因為平時不獲稱讚,於是將成功感與錢銀掛鈎。」

教小朋友畫畫,以動物入手,讓他們學懂保護小生命。

眾多寵物當中,Herman最愛壁虎,又稱守宮。相傳有位皇帝在宮殿見到一條壁虎,大發雷霆,一名臣子見龍顏大怒,情急智生答道:「牠是天上派來守護皇宮的!」此番辯解避過皇上降罪,而守宮之名從此流傳。守宮品種繁多,變異基因無窮無盡,顏色和生活習慣因環境而變化。壁上之虎,在香港有個更親切的名稱。香港人適應力強,能屈能伸,面對前方那一壁高牆,應可靈巧而上,成為一群大時代的簷蛇。

或許是潛移默化,Herman的學生捕捉大自然動物的色彩與動態上特別出色。

蜜袋鼯最受小朋友歡迎,樣子極度卡娃伊。

【後記】犀牛蟑螂 有盔甲有智商有毅力

澳洲有種曱甴叫犀牛蟑螂,是世上最大、壽命最長的品種,全身覆蓋硬甲,沒有翅膀,身長可達八厘米,而且有智商有學習能力,為覓食可穿越高山峽谷,挖出深達一米的洞穴,認真厲害。Herman的畫室養了幾隻,外表跟甲蟲有點相似,呈橢圓形,跟日常見到的曱甴全然不同。牠們原生在熱帶地區,喜食尤加利樹的落葉,是生態圈重要的食腐者,益蟲是也。牠們之所以令人生畏,或許只因其名稱帶有「原罪」。

早前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以曱甴比喻抗爭者,自此「打死曱甴」之聲在腦殘世界此起彼落,「年輕」何嘗不是莫須有的原罪。把人視為低等動物,令施暴者埋沒同理心,跟納粹黨以老鼠稱呼猶太人一樣,何其泯滅人性。不過他們實在見識太少,世上無奇不有,曱甴都有大強小強之分。想一手捽死牠們?「你咁樣係唔會令到我哋驚㗎!」

犀牛蟑螂的體形幾乎是半隻手掌的長度,的確甚具「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