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這兩個地方的忽然擁抱,是投射心切,卻可會是錯摸?
首個地方,是Gotham——葛咸城,有蝙蝠俠崛起,更有電影《小丑》歹角置身的烏煙瘴氣;觀眾亦為Joaquin Phoenix在城中演出,深覺悲劇人物的哭笑邊緣而動容。
另一地方,是South Park,港譯《衰仔樂園》,1999年因為有線電視購入,有一眾小孩角色,肆無忌憚把粗口與性愛信手拈來,卻反諷美國政治偽善,而讓人看得開懷。背景小鎮South Park,那如美國南方的草根品味也無傷大雅,教人捧腹倒是樂事。
不過《小丑》與《衰仔樂園》同時介入了香港政局,是意料之外。前者是因小丑在充斥不公的葛咸城,被街上戴上面具的示威者崇拜成精神領袖,以至後者在十月首集說到主角們的樂隊要打入中國市場,其中Stan(港譯粉腸)的父親更要向中國推售大麻,雖被中國監禁,卻屈膝甚至殺掉小熊維尼,而真的可以讓大麻在中國暢銷。這是直接嘲諷中國控制思想,卻又重視生財,扭曲自由價值。
《小丑》就此被想成對應香港反送中運動,而戲中迹近「無政府」的示威場景更可能教人着迷,以至主角舉手投足,亦浪漫化了那種積壓得隨時一觸即發的運動張力,無不叫香港觀眾為躁動不安感同身受。《衰仔樂園》明顯笑中國權力過大,像幫香港人消氣,以至網上版尾聲,更傳譯了為香港人打氣的口號,由被捕藝人王宗堯演繹,亦教人百感交集。
然而如文首所說,那可會是錯摸?畢竟,那是我們在香港的無力投射。
小丑「成魔」,其實只是他個人經歷先行,而戲中並無說及他置身那個躁動葛咸城,與他有怎樣更直接的互動;他被排斥,甚至被電視gag show取笑,引領他與小丑妝容成了反社會象徵,但那都是出於他為自身反撲,多於是為民不聊生的反擊。是故他更像美國電影的「Accidental Hero」,只是意外地成了象徵人物。
至於South Park,其實在美國自1997年上映,由克林頓性醜聞,笑到奧巴馬的醫保政策,再到今日常常嘲諷特朗普語無倫次,可以說是民主共和兩黨都不會放過,更會笑俄羅斯的普京與北韓的金正恩。今次笑到中國,中國政府反彈得太刻意造作,都是狠批NBA莫利貼文支持香港的翻版;被笑過的俄羅斯與北韓都沒有出言反擊,中國如此聲言更見自暴其短。
香港觀眾或者覺得兩者都為當下伸張,但其實電影只說小丑意外地成了「英雄」象徵,以至South Park也是民主共和都會玩盡的動畫,卻並非衝擊更具體的意識形態。如此可見觀眾投射,是暫解對政局的鬱結;雖說那是錯摸宣洩,也更見我們無力。
撰文:陳嘉銘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