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搣飛割凳】由女性自救到女人權鬥

【搣飛割凳】由女性自救到女人權鬥

問心,如果不是因為安琪蓮娜祖莉,《黑魔后:沉睡魔咒》真的談不上好好睇,更加稱不上是安琪蓮娜代表作,偏偏這卻是她從影以來票房最高電影,吹佢唔脹。再問心,安琪蓮娜強悍形象,的確為這個表面童話實則表達女性務必堅毅自強的故事add value。《黑魔后:沉睡魔咒》擺明食住2010年打後童話改編電影條水而拍,保留《睡公主》主橋和人物,另外補充了一個較立體的世界觀(即使當中那個二元對立世界依然簡單),並改動了原來文本一個關鍵情節。

童話,自然是寫畀細路睇,忠奸務必分明,善有善報,惡就一定有惡報,有情人又必然終成眷屬——所以《睡公主》那個施咒的女巫自然是奸角,被施咒的公主注定能遇上有情人的情深一吻而醒番,而那位獻吻者,又必然是王子,而不是販夫走卒凡夫俗子……總之,《睡公主》就像塵世間其他童話故事,完美得可怕,可怕在當中可能存在的性暗示:那個被紡織機紡錘拮親手指的惡咒,可能暗示着月經來潮;被吻而蘇醒的解咒方法,則可能暗指一次性的覺醒……當然,以上暗示,得成年人先會知曉,唔使解釋畀細路知。

抽取了《睡公主》精華煉製的《黑魔后:沉睡魔咒》,又是否單純為細路而設?

肯定不是。尤其睇到沙杜高柏為幫垂死國王報仇以便繼承王位,竟然賤到迷魂了青梅竹馬的安琪蓮娜——本來想一刀插死她,但又良心發現,只割去對方身體上最重要的一對翼就算了……這一場,睇落冇嘢,其實相當恐怖,恐怖在隱喻着強姦(嚴格來說是迷姦)。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一個慘遭性侵女子的自強不息歷程。一個曾被最愛欺騙傷害的女子,從此活在陰影下,不再相信人間存在真愛,偏偏因為一個明明同自己非親非故的小女孩(而且更是仇人的親生女兒),喚起與生俱來的母性,重拾失落了的自我,再次相信真愛——最後吻醒睡公主的關鍵人物,不再是原來文本中的王子,而是作為施咒者的黑魔后本人。成功拯救女人的,就是女人,不需要再是男人。

阿媽親家奶奶交鋒

所以由安琪蓮娜去演黑魔后其實好啱數。當其他女演員需要費力地去呈現強悍,安琪蓮娜本人,就代表了強悍,就算成齣《黑魔后》的角色都設定得太過理所當然兼平板(例如沙杜高柏的權力慾賤男,只是個為了服務情節的功能性角色),但只要鏡頭一影住黑魔后安琪蓮娜,當堂變得立體好睇。

原裝的《睡公主》,公主被吻醒,故事就the end,但基於《黑魔后:沉睡魔咒》實在太收得,自然要拍續集,續集交代艾麗芬寧飾演的Aurora公主,懶理黑魔后反對,誓要嫁菲利普王子;王子的母后Queen Ingrith,表面是個和藹可親好媽媽,鍾意同年輕人展開深層對話,實則動用奶奶身份,分化Aurora公主與黑魔后——如果上一集是一場不容易受傷的女人VS負心賤男的兩性戰爭,這一次,就是兩個女人——阿媽與親家奶奶的正面交鋒。

除了女性,《黑魔后》還有另一個主題:Queen Ingrith同上集的人類王國一樣,一心吼住黑魔后統領的魔境,想把對方領土作為附庸。講到尾,人類永恒是世上最麻煩的物種,越大野心越麻煩。
撰文:月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