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仍有頗大機會鬧翻

學者︰仍有頗大機會鬧翻

中美雙方在新一輪經貿談判都聲稱取得積極進展,令外界憧憬貿易戰化解露曙光。但多位專家均認為,雙方仍有待約一個月才能達成協議文本,而且若文本有關美方最關注的保護知識產權、人民幣匯率、市場准入等問題,中方仍只是願意作出原則性承諾,雙方即使簽署協議,日後仍有頗大機會再鬧翻。

習急於四中全會前求成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對《蘋果》稱,中方在此輪磋商作出的讓步較美方要多,美方作出的唯一重大讓步是暫緩在10月15日起對部份中國進口貨品調高關稅,便能迫使中方在保護知識產權、匯率形成機制透明度、開放金融服務市場等方面作出承諾,而且在制裁華為問題上亦暫未鬆綁。「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習近平在本月舉行四中全會前急於要在談判桌上取得成績以刺激經濟,以平息黨內對他的質疑。」

林和立指,美方此輪也非全勝,原本渴望尋求與中方達成「全面協議」的特朗普,目前只能達成局部協議。若最後中方只是在協議文本作出空洞的原則性承諾,不排除中美又會再鬧翻。曾任美國政府貿易談判代表的亞洲協會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認為,目前已披露的協議輪廓,與過去兩年來財長姆欽和商務部長羅斯與中方談判取得但最終被特朗普拒絕的協議很相似,即使簽署也有很大被削弱的風險,「它更像一個『輕』的協議,多於實質性協議。」
《蘋果》記者/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