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煲劇】蓋茨智慧解難

【文火煲劇】蓋茨智慧解難

微軟創辦人蓋茨的紀錄片《蓋茨之道:解難有法》,由蓋茨童年講到白手興家,再到近年運用好友畢菲特及自己身家開拓的慈善基金,藉此運用他的智力財力能力魄力,試圖拯救世界。

撰文:龍華琛

《蓋茨之道:解難有法》
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
類型:紀錄片

由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導演戴維斯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化身伴讀書僮,陪伴在蓋茨身邊拍攝的《蓋茨之道:解難有法》,以常人角度切入這個早年英名、被美國控告的一方霸主蓋茨,作為觀眾睇得相當舒服,就像我們平日對這位曾經的世界首富,從不着邊際的小問題,到他的成長,以至微軟多年的風波,逐一審視。特別喜歡導演在訪談的設計,並非一味只有蓋茨自吹自擂,從他與導演在森林深處漫步淺談帶出深入想法,或者與同是富豪好友畢菲特(Warren Buffett)打橋牌交流改變世界的心得,也令訪談變得有趣。

蓋茨關注消滅小兒麻痹症及可持續能源發展,但效果仍需努力。

珍惜天賦才華

三集的紀錄片,圍繞着的不是微軟再如何拓展,反而是蓋茨名下的慈善基金會的三個項目,智能馬桶、消滅小兒麻痹症及可持續能源作背景,以他宅男性別到雄霸全球的經歷,面對家人、朋友的日常事構建出億萬富豪的思路,有趣的是,以上三個項目都是失敗收場,其中小兒麻痹症的案例在基金會出手後有增無減,一直支持一帶一路的蓋茨,因為中美貿易戰,本來與中國合作的能源計劃也被迫擱置。難得是經歷過失去家人,美國對蓋茨的訴訟,從容不迫,反正又是另一個計劃而已。

導演問蓋茨最深層的害怕是甚麼,他呆了半晌,淡然回答:「我最怕腦袋停止運作。」他的回答充滿智慧,人會怕死很正常,特別有錢人,而蓋茨富可敵國,不希望自己腦袋停止運作,用自己的能力,哪怕是私心,還是真心回饋社會,至少作為全球第二首富,他沒有過度揮霍,非常珍惜天賦才華,與眾多一夜暴富、過着奢華生活的億萬富翁相比,他用馬桶為自己洗白?反正他只是六十多歲的中年,論其功過,言之尚早。

每半年蓋茨都會拿着一袋書去Think Week。

蓋茨智力財力能力魄力都有,「最怕腦袋停止運作」。

加映富翁百科

而看畢《蓋茨之道:解難有法》後,串流自動彈出新一季《流行大百科》(Explained),新一集上架的正是拆解億萬富翁,截至今個月5日,根據美國《福布斯》即時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蓋茨以985億美元(7,683億港元)排行第二,他的死黨畢菲特則排名第三,身家825億美元(6,513億港元),首富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雖然離婚後被分身家,仍然以1,310億美元(約1兆218億港元)排名第一。節目找來《福布斯》的編輯講解,多年來這個富豪榜的運作,其實只是建基於可查找的數字,但從2016年的「巴拿馬文件」中,全球的有錢人統統將身家輸出至海外小型國家避稅,一個地址可以持有過20,000間公司,而且也不限頂級有錢人,還有政客明星名人,只要有錢,就自然忘記一切責任,所以《福布斯》的編輯也承認,富豪榜也難以完全準確,只能按他們有根據的資產去計數。當然,仍未計貪污、販毒唔見得光的隱形富豪。

七天淨化思想

紀錄片中還提到每年閱讀量有50本書之多的蓋茨,每半年都會安排自己一個「Think Week」的retreat,這七天給予自己大量的閱讀、思考,以獨自一人在別墅想着公司的未來發展,並將同事送來的報告或報章雜誌、專業書刊等一一詳讀,還有他最感興趣的各類知識。

蓋茨的時間運用都有其用意,或許這正是他能完成那些非他不可的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