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正式露面的街頭藝術家Banksy,從九十年代起神出鬼沒地在世界各地街頭巷尾,留下他意簡易明、一針見血的諷刺時弊幽默印記。
上周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近億港元天價成交,描繪猩猩坐滿英國下議院的諷刺油畫《Devolved Parliament》,是這位英國塗鴉大師十年前的油畫創作。充滿神秘色彩,世人只聞其名的Banksy,現正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辦「"Genius or Vandal?" Unauthorised Exhibition of artworks by BANKSY」大型展覽,或可從中一窺堂奧。
鄙視以藝術牟利
Banksy一向很鄙視一切以藝術之名牟取暴利的商業活動。為了獨善其身,不想受制於藝壇的運作模式,所有與他有關的展覽活動,都會強調「unauthorised」的元素。
此次在里斯本Cordoaria Nacional,一共展出Banksy 70幅作品,開首先以身穿黑色hoodie的無面人坐在亂中有序的高身塗鴉牆旁,周遭放滿噴漆罐、畫布等,據說是百分百仿製Banksy工作室的空間場景,帶大家進入Banksy的創作世界。旁邊的投影屏幕正播放着拍不到面孔、身形高䠷的塗鴉大師親自處理絲網印刷的過程,掀起了第一層神秘面紗。之後再播放被Banksy形容為影像抗議(visual protests)的塗鴉藝術創作作品,透過不同的主題,有系統地把分佈全球的大大小小傑作連貫起來。瞬間看地球,映入眼簾的強烈訊息,讓人聯想到現今香港的景況。在暗黑環境下席地而坐,心情份外激動,眼眶發紅,帶着悸動的心情往前行。當然能夠實體展出的塗鴉作品有限,但一幅幅同樣震撼的照片加上聲音導航,已恍如親臨現場。
對英國糾纏數年仍未找到出路的脫歐談判,Banksy早在2017年已在英國沿海城市Dover發表了《Brexit》。滿身油漆的工人,正在努力鑿除塗在大樓外牆上的歐盟旗幟上的一顆金星,生動有趣,幽默抵死。大樓的主人翁,正是曾與Banksy就出售另一幅家族物業上Banksy塗鴉作品而鬧上法庭,但最終敗訴的大地主Godden家族。該大廈被標記為市區重建拆卸工程之一,原先只是毫不起眼的荒廢建築物。Banksy在裝修棚架的遮掩下,逃過所有人的目光,出其不意的再次送上「大禮」,並迅速透過代理人認證。有了名師的加持,當地區議會馬上將其納入保護範圍,並設置24小時全天候監視,極具諷刺意味。
對於原意為當地居民而創作的街頭藝術,結果卻淪為別人的生財工具:有整幅石牆被割下出售的;也有屋主以「Buy Banksy, get a free house」作招徠的行徑,Banksy在展覽中特別展出這些不齒的行為,並以「disgusting」來回應。
Banksy是一個很入世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多以老鼠、猩猩、皇室成員、名人明星,或有象徵意義的圖案為主角。這次展出的畫作中,有很大部份嘲笑資本主義,以及文明社會體制下,衍生出來的私隱問題。展覽最後的一章,重點介紹他對以巴衝突的看法。在以色列西岸隔離牆上的多幅街頭噴畫,如穿上避彈衣的和平鴿、小女孩向一名士兵搜身等的作品均擲地有聲,強而有力地宣示對戰爭的不滿。而在伯利恒惡搞The Waldorf Hotel 的The Walled Off Hotel,更是Banksy近年的心血結晶。自2017年起,他多次往返伯利恒,聯同兩位年輕藝術家為只有九個房間,因位處分隔牆而被喻為「擁有全世界最差景觀」的酒店改頭換面。從展出的照片和影片中,可見Banksy將極富個人特色的創作放滿酒店的每一角落。門口有大型的黑猩猩門僮雕塑,大堂就掛上多幅有政治隱喻的老鼠和蒙面人投擲鮮花等的噴漆作品。其中一間房間的床頭牆壁,更有大師以蒙面的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士兵用枕頭pillow fight的幽默作品,反戰意識昭然若見。這個最大型的政治藝術項目,不但為當地居民製造就業機會,更吸引旅客到訪促進旅遊業發展。Banksy最終目的是希望生活在戰亂環境中的當地居民,能夠有一處色彩鮮艷的聚腳點,為暗黑的人生添上繽紛。「Art should comfort the disturbed and disturb the comfortable.」
服從命令大屠殺 罪大惡極
英國BBC News新聞網絡,早年曾透露過Banksy的真名為Robert Banks,是生於1974年的土生土長布里斯托(Bristol)人。Banksy成名後,更多的猜測指向同樣來自Bristol,曾有兩次因街頭塗鴉而被逮捕紀錄的英國天團——Massive Attack的主音兼靈魂人物Robert Del Naja。對此,他多年來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這個展覧不會告訴你誰是真身,但卻很清晰地展示了Banksy代表的核心價值。最讓人反思的句子包括:「The greatest crimes in the world are not committed by people breaking the rules but by the people following the rules. It's people who follow orders that drop bombs and massacre villages.」
當現今世人努力追求15 minutes of fame的時候,或許Banksy的說話:「I don't know why people are so keen to put the details of their life in public ; they forget that the invisibility is a super power.」會帶來不一樣的啟示。
撰文:楊崢
寧可不化妝,不可不吃早餐;愛時裝愛遊歷、更愛美食的模特兒、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
IG: vanessayeung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