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邊境衝突,時斷時續地持續了20年,去年才真正畫上句號。這場被指是「毫無意義的野蠻之戰」,源於一對並肩抗敵的表親,分別領導兩國就一條毫無戰略價值的村莊,展開主權鬥爭。
犧牲10萬人
埃國前總理梅萊斯(Meles Zenawi)與厄國總統阿費沃爾基(Isaias Afwerki)領導的軍隊曾聯合成同一陣線,擊退親蘇聯的埃國前獨裁者門格斯圖,迫使他1991年流亡。兩年後,厄立特里亞從埃國獨立出來;梅萊斯與阿費沃爾基分別成兩國領袖。
1998年,兩國在無合理原因下就着一條平凡邊境村莊巴德梅開戰,釀成8萬至10萬人喪生。兩國傳媒皆將這場表親鬥爭描述為「瘋狂戰爭」;兩人花費巨款並犧牲大量年輕男女的性命,似乎只為取得「尊重」。
雙方雖在2000年簽訂停火協議,但埃國兩年後要求再作談判,邊界仍不時爆發流血衝突,到梅萊斯七年前離世後才有所緩和。
但阿費沃爾基就繼續把厄國置於戰爭之中,被指是要藉此濫權控制國家資源,延續徵兵制並勞役人民進行「國家服務」。埃國總理阿比去年上任後終與厄國談得共識,宣佈兩國踏入「和平友好新時代」。
美國有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