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地供應短缺下,活化或重建工廈成為近年主要增加供應的方向。原為工業區的觀塘連連有工廈向城規會申請改劃或放寬地積比,最新錄得兩宗申請放寬地積比,涉及34萬方呎的樓面面積。
稱重建助改善城市景觀
本地時裝製衣商同得仕集團(518),其位於九龍觀塘偉業街203號的同得仕大廈重建,申請放寬密度限制。項目地盤面積10,069方呎,原地積比為12倍,申請放寬20%至14.4倍,非住用樓面面積14.5萬方呎,樓高25層,包括兩層地庫。申請人認為要滿足經濟和社會需要,配合改善觀塘商貿區的城市景觀,因此計劃重建這座逾30年樓齡的工廈,並承諾將在後移範圍提供最大化綠化空間,並相信能改善觀塘商貿的城市景觀,與其他建築物建立良好協同效應。
至於另一宗申請放寬地積比個案,是同為本地時裝製衣商的晶苑國際(2232),其位於觀塘巧明街71號的總部晶苑工業大廈。項目地盤面積13,681方呎,同樣申請將原本12倍的地積比放寬20%至14.4倍,總樓面面積將近20萬方呎,興建34層高的建築物,包括兩層地庫及1層空中花園或隔火層。申請人同樣強調政府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推動業主重建1987年前落成工廈的計劃,強調重建為配合政策方向,而且不會對排水、污水處理和景觀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請求相關部門批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