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星二代伴你疲累相對—陳耀淙

蘋人誌:星二代伴你疲累相對—陳耀淙

「千杯酒已喝下去都不醉,何況秋風秋雨。」當年黃家駒為歌手麥潔文作的《歲月無聲》,到了今次運動仍然迴繞穹際。男護士陳耀淙一如很多年輕人,近來行街發夢,乍見有人遇襲受傷,盡其醫護之責救急扶危,他正是麥潔文與藝人江華(原名陳木華)的兒子。

千支棍已毆下去都不碎,何況TG水炮。政府動蠻,不知欠下幾多條人命,喚醒良知,也令很多人打破沉默,勇武抗爭沒有陳的份兒,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淚眼已吹乾,無夢再期望。」人無黃藍之分,只分有沒有良知,陳耀淙救人便是出於良知,跟政見無關,8.31當晚他就在太子站附近,救人也救警,可惜救不到命,站裏已滄桑,無力再回望。
撰文:陳勝藍 攝影:李家皓

抗爭活動頻仍,很多人本來無意參與,奈何抗爭找上門,既然不意遇上,與其瞎湊熱鬧不如火海救孤,27歲的陳耀淙Bryan便是一例,中環、大埔都留下他的身影,多數處理催淚彈後遺症,義士氣喘吁吁,他送上氣管擴張劑。大埔一役那擴張劑幾乎自己用,一枚催淚彈落在身邊,猶幸義士飛身趕至蓋上雪糕筒。義士之間有默契,急救員卻互不相識,如何合作分工?陳道:「大家都是行街,總有共識、默契。怎樣分工?哪裏叫到就去哪裏,八卦嘛,你聽見那邊有聲音也看一看,我便行過去看看。」他指香港人充滿互助精神,人人自發幫忙,「沒有特殊默契,別將這件事說成是有組織的。」

8.31太子兵凶戰危,他就在現場,一名警員被群眾包圍多時,後來急救員替他治療,醫護眼中沒有黃藍,陳也幫上一把,「救援對象不分職業,有人受傷就要救,始終我們醫護人員的宗旨就是幫助受傷的人。」 8.31事件將寫入香港歷史,Bryan憶述當晚情境:「我們認知的執法者好像不是在維護法紀;一些本身要被保護的市民衝出來反而做了執法者的角色,分開人群,叫人冷靜。我從小到大所受教育認知的執法者、市民、弱勢社群,這些名詞、定義當晚亂龍了,作為一個香港人當晚我不知應該怎辦。」

Bryan作為護士,認為救急扶危就是其職責。

推翻既有認知:還有多少心碎

傘運期間陳耀淙還是護士學生,也跑到金鐘急救站請纓效勞;今次運動他遲來了,碰巧在中環首次「吸煙」才醒覺。這裏有醫療資訊一則,如沒面具,遇上催淚煙請用鼻呼吸,因鼻腔有天然的過濾層,不要用口。他是公立醫院護士,當然不想招攬麻煩,但身為專業醫護人員卻也不能見死不救,「我出來的目的不是上戰線,與當權者鬥爭,做些逆權行為。我只是看不過眼有些市民承受不應該是他們受的傷,有些執法者正在做不應該做的事,我作為一個護士、醫護人員我做到甚麼?我便出去奉獻自己。」

既是行街偶然遇上衝突,為何隨身有急救物資?「我作為一個醫護人員,身上有幾包紗布,有生理鹽水,是很合乎邏輯,也很合理。」情形就如休班警都有伸縮警棍,隨時可爆發伸縮事件,「我休班都可以有一支生理鹽水吧,休班也可以帶膠布;不是護士也可以帶膠布出街,也可以帶氣管擴張劑,可能我有哮喘呢!」

其實他有濕疹問題,而濕疹的確常與哮喘並存,義士切記。訪問這天他支裝茶不離手,原來這品牌內含氫氧化鈉,對催淚煙及胡椒噴霧有中和作用,各位留意成份,這裏不賣廣告。另外同是鹼性的梳打粉及皂水也行,要稀釋喔。

雖然與母親麥潔文政見不一,但雙方亦會互相尊重。

尊重免互爆:幾多不對說在你口裏?

衰仔受訪前沒知會媽媽麥潔文,「我沒跟她說過,待她自己看見的時候再來較量!」今次運動Kitman取態如何記者不好說,還請公子介紹:「跟大部份藍種人想法差不多,她覺得年輕人搞亂香港,將他們辛苦的收成期剝奪了,令他們不能安享晚年。他們覺得自己努力了大半生,因為香港下一代所謂『唔識諗』而令他們甚麼都沒了。」你走陽關道,我走獨木橋,立場縱不同,母子倆不因此拌嘴,「你keep你自己的立場,我保持我自己的態度,大家互相尊重,所以我家沒有吵架以致不說話。」

話說當年家駒為麥潔文寫了《歲月無聲》,記者在YouTube找到兩個現場版,每次Kitman都說家駒寫這首歌希望中國人團結。後來Beyond重新演繹,此曲填詞人劉卓輝說過,「可否不要往後再倒退」一句實指中國,兩個說法似乎有點出入,陳耀淙說:「先別說我媽,很多長輩、老一輩的人都將一些事曲解了, 曲解成他喜歡、自己覺得對的意思,但我們這一輩不同長輩,我們流行fact check,所以去到今時今日這個運動,為甚麼長輩很反感?就是因為遊戲已經不適合他們玩。」

兩母子討論起今次運動總說「兩邊都有不對的地方」等客套話,以免磨擦,「你最重視家人關係的話,你自然會想盡辦法放下自我,遷就家人及身邊的人。」爸爸江華則默默聽妻子、兒子說,不置黃藍,兒子承繼了這項特質,先聽朋友發表偉論,立場相近自當理性討論,碰到藍絲他便不語,以免友情攬炒,記者問這樣做人豈不委屈,他說:「我不怕,我的工作就是這樣,替人執屎、抹屁股,這樣做人又很委屈嗎?我不覺得,自己做得開心就好。你說我世界仔也好,我只不想有人因為大家討論的事反目成仇,我不想每一個家庭分裂,不想地方的人分化,不想分黃藍。有良知就好,不用分黃藍。」

Bryan於8.31當日親身在太子現場,眼前情景再令他分不清執法定義。

打開民智:沙不怕風吹?

這次運動就是良知照妖鏡,「從新聞看見思想未成熟的十歲小朋友被捕,我相信很快就會看見一個盲人被屈偷看國家機密,這跟政見無關,這是良知問題,如果連基本的良知也維護不到,我便不是人。」Bryan自言沒錢,但有良知,活得快樂,「佛洛伊德說人有本我、自我、超我,我覺得良知深深扎根人的超我,但有時被自我影響,良知的驅動力不大,你選擇無視良知的提醒,做了不合乎良知的事。」又說:「再說另一個話題,我們這一代人常說政治環境、氛圍影響我們未來的發展,其實我覺得賴地硬,一個人的未來沒可能由環境主導,你的未來屬於你自己,視乎你的態度、想法、做法。」

當初記者看中他是星二代,談下去才發現好小子學貫中西,很有想法,他指香港人有拼搏精神,上一代尋找出路逆境求存,「我覺得你不能說下一代的人這樣做(找出路)不對,因為我們是你的下一代,是你們將這份精神遺傳給我們。」今次運動承繼了六七暴動的反抗精神,只是左派從街頭走進乾清宮變成建制,陳耀淙指歷史不斷重演,「政府提供教育,令人民知識水平提高,他們開始critical thinking。當人民發現一些事不公平、不公義,他們嘗試提出,然後政府便開始害怕這班人。我覺得你既然改善教育,提高人民素質,你就要open minded,料到有這些事發生,多提供渠道跟人民溝通。」

世人總是引用老子《道德經》中聽的幾點,例如上善若水經李小龍發酵成be water,其實老子也勸當權者千萬不要開民智,卻不中聽。「既然你說到老子,我說《禮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要修身齊家治國才可以平天下,現在天下不平,衍生出就是現在香港的局面,天下不平,家就不齊,所以兩代人吵架,每個家庭如是。」Bryan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其次序,一旦最上層做得不好,下面就一直差下去,所以我們是不是要從自己出發?為甚麼我很不願跟朋友、家人磨擦,就是因為我想從自己出發,而不是我有很大抱負,要改變這個國家、這個地方。」

作為公院護士,曝光對陳耀淙沒丁點兒好處,他受訪只想生命影響生命,如果讀者認定他鋪路入娛樂圈承繼父母衣鉢,他更加不應該發聲,君不見藝人嘴臉?陳卻替artist說項:「他們也是人,要謀生,得罪哪一邊都斷了一半米路,這方面我體諒,不會說他們不作聲是沒有良知,良知也要吃飯。」想當年中三選科,文理不是問題,然而做明星不用知識,他大可放下書本,但考量明星可以做到幾時,終於決定甘於平淡,但求穩定收入,他就在中三決定不入行,「我又說些得罪人的說話,我覺得現在明星得個樣,沒內涵沒實力不行。我爸爸以前經常強調,做明星要聲色藝俱全,現在只有色,其他沒有,如果我也認同這觀念,我自己(唱歌不行)憑甚麼做明星?」

在某天定會凝聚

結果中學畢業還是投身明星相關行業,擔任藝人保安員,送陳奕迅去澳門開演唱會,羅志祥來港他接機,又恭迎BIGBANG、PSY大駕,其實這個保安不會武,「身高差不多(他身長六呎),有保安證,有心跳有呼吸,會行會走便可以。」一意投身醫護,分數不夠當醫生,次選護士,曾兼職靈實醫院,走遍觀塘送飯給長者,又上樓替他們洗澡,量血壓,甚至執屋。

記者不明白替長者洗澡的快感在哪,「不是快感,當你看見一個人很髒,你易地而處希望這樣嗎?我就當自己是他,那我替自己洗澡,洗到好乾淨好舒服,要叫kimochi。」記者笑了出來,「我的快樂源自別人的快樂,我看見你笑其實我很開心。」即將修讀謢士學位課程,再念碩士,學歷無助升職,他真心喜愛做護士。記者心邪,以為女護士簇擁男護士,蜘蛛精爭吃唐僧肉,「不是,那些蜘蛛精的年齡可以跳廣場舞!」讀者或許瞧麥潔文藍絲不順眼,但陳耀淙有良知、理念、見識,又佛洛伊德又《禮記》,心眼又好,還有本文表達不到的溫文有禮,兒子既已如此,媽媽又差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