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免疫治療成香港近年新興治療方式,如使用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於香港的使用率及成功率亦逐漸提升。以肺癌治療為例,傳統的治療方法多數依靠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當中超過一半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屆較為晚期的第三、四期,大部份個案均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而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將為患者帶來曙光。
隨着醫學不斷進步,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第三期肺癌患者,可選擇在傳統的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後,加入免疫治療這種嶄新方法,臨床證實有助提高療效和延長患者存活率,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情況相對罕見。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施俊健醫生解釋:「由於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超過一半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四期,多數都無法接受手術治療。以往這些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後,就只能等待和觀察疾病有無進展,而一般在四、五個月後病情就會出現惡化。現在,我們有了新一代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患者可在同步放化療後再用PD-L1抑制劑作鞏固治療,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復發和癌細胞遠距離轉移的機會。」換言之,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後,加上免疫治療已證實有助提升患者存活率。
免疫治療針對三期肺癌 助提高療效延長患者生存期
到底免疫治療對於提升患者存活率的成效有何醫學數據支持?效果有多顯著?施醫生指出:「根據臨床研究結果,對無法進行手術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與單單使用傳統的同步放化療相比,在同步放化療後採用PD-L1抑制劑進行鞏固治療,能夠將肺癌無惡化或無擴散的時間增加3倍,即從過去的平均5.6個月,延長至17.2個月。也就是說,病情惡化的時間幾乎比過去的治療延遲了一年。另一方面,醫學研究亦發現,接受免疫治療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情況相對罕見。」
據了解,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已經更新肺癌治療指引,把這款嶄新的PD-L1抑制劑治療推薦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常規治療。
醫學界相信,未來數十年將會是癌症治療改革的關鍵時期,免疫治療能醫治的癌症種類將愈來愈廣泛及明確,並能減輕更多患者的不安及焦慮,從而提升大眾採用意慾及加強藥物普及率,相信免疫治療將會成為癌症治療的新方向,為患者帶來更多選擇。
了解免疫療法方案
●癌細胞能存活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它們能避過免疫系統的監測。而免疫療法的發明,正是旨在啟動免疫系統,令免疫系統可以識別和消滅癌細胞。
●傳統的同步放療和化療後,再進行免疫治療,有助提高療效和延長患者生存期。
●目前醫學界已研發數種不同的免疫療法,它們在癌症治療中均有不同功用,了解不同治療的功用,有助患者與醫護人員決定治療方案。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免疫治療的資訊,可瀏覽AstraZeneca網站 : https://www.immunotherapy.hk/tc/home
以上資訊由阿斯利康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