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房地產協會認為,目前香港土地供不應求,政府實施再多壓抑樓價及買賣的政策,都無法有效解決本地根本的需求問題。會長黃俊康指,「任何產品供不應求都係貴,始終都係要盡快增加房屋供應。」認為無論政府提出任何政策,都不應過份激進,對樓價太強硬控制,亦擔心明日大嶼計劃,在現時社會局勢下難以通過,因此提出另外的土地供應方案。
協會指,土地收回條例是一把「尚方寶劍」,拔劍後影響相當大,會失去民間監察政府收地的角色,因此政府對使用條例應相當謹慎。協會原則上支持政府使用土地收回條例,但認為容易引起發展商反彈,十數年的司法覆核反而會因快得慢、適得其反。再者,協會曾發現政府以低價,如每呎一千多元收回農地後,以呎價過萬元售予發展商,因此望政府收回地後,應確保用作興建公屋。
籲考慮土地共用計劃
協會亦建議政府優先考慮使用「土地共用計劃」,與發展商以五五或六四比分成,四成予發展商興建私樓。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葉少明指,與各發展商商討過,都認為六四比為合理可通過方案,但主要視乎政府有多大決心推行政策,認為只要政府有誠意,「今日拎塊地出嚟,發展商聽日已經可以即刻起」。至於空置稅,協會認為目前經濟環境不穩,樓市存在相當大下行風險,為免造成樓市急速下調,政府可以考慮延遲推出,當局勢明朗後再推出,才能有序調整市場。
協會就土地供應提出短中長期方案,認為短期可以已荒廢的學校或空地作過渡性房屋;中期則可以向新界土地持有人,即原居民收地,「公私營合作」和土地共用計劃等;長遠方案則建議政府發展新界北「都市副中心」,包括新界北區、洪水橋及新界東北等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