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火箭隊總經理莫利的撐港言論一石激起千重浪,甚至危及NBA在中國的發展。美聯社評論指,未來NBA與中國修補關係,前NBA球星、現任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可能是最佳的調停人。《環球時報》日前認為,美國的議員們紛紛赤膊上陣,使美方對這場衝突的投入達到很高級別。
官媒:停止合作無需成風潮
莫利事件本質為言論自由之爭,問題直接且尖銳,涉及意識形態,一旦陷入其中,將難以抽身。中國作為以經濟利益而干犯他國人民言論自由之一方,《環球時報》的評論指出,NBA總裁施華「不像有進一步挑釁中國公眾的意思」,對加入輿論戰的美國政壇人物也無甚尖酸刻薄的批評,似想為事件熄火降溫。《環時》又稱「美國的議員們紛紛赤膊上陣,使美方對這場衝突的投入達到很高級別」,中國官方的介入仍處於最低水平,這更是坦然和自信的表現。《環時》總編胡錫進認同對NBA抵制,但表示「停止與NBA合作無需成為一種風潮」,「不把事情推向不必要的極致。」
美聯社昨日的報道則認為,未來NBA與中國修補關係,姚明可成為莫利事件的最佳調停人,報道引述施華「目前僵局不會很快地化解,不過自己與姚明私交,希望能透過溝通解決」。
美聯社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