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之道】民望高不敵「經濟牌」 - 鍾秀霞

【選秀之道】民望高不敵「經濟牌」 - 鍾秀霞

「笨蛋,問題出在經濟!」這是克林頓在1992年美國大選時的競選口號。

當年美國正值經濟衰退,克林頓大打經濟牌,最後從老布殊手上奪取了總統的寶座。但其實僅在大選的18個月之前,老布殊因為將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逐出科威特,支持率高企於90%左右,差不多是史上最高民望的美國總統。但是到大選之時,已有64%的美國人不滿老布殊的表現。

在最初,這一句口號本來只是在克林頓內部競選人員之間流傳,但很快就成為了整個競選活動的標記。從此以後,「經濟牌」便成為了所有美國總統選舉的重要文宣。

距離下次美國大選只有一年多,市場越來越關注美國經濟擴張周期是否已來到尾聲,特朗普很可能要在美國經濟見頂回落時尋求連任,難度一點不低。

若然特朗普連任失敗,會否打破中美貿易戰的僵局?全球經濟增長同步放緩,美國也開始有見頂迹象,若然中美領導人能達成共識,當然是一大好事。但大家也要認清事實,目前不論是共和黨或民主黨,對中國的態度都頗為同一陣線,換另一人擔任美國總統,更分分鐘要重新進行貿易談判,拖慢進度。

出口股知所選擇

市場相信在短期內,中美的貿易談判難有圓滿的解決方法,即使部份的內容有可能達成共識,整體局面將持續緊張。筆者早已減持出口型股份,尤其是依賴美國業務的企業,但一刀切也非明智的做法。例如一些出口特別鋼材予美國的出口商,客戶難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代替品,因而仍然是美國買家的指定採購對象。

一般的鋼材都由鐵礦石(Iron Ore)提煉而成,中國並非鐵礦石的生產大國,反而要從澳洲進口,但一些特別鋼材就不同,多年來部份中資企業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鋼材提煉技術,更是全球的領導者。

再者,若然出口企業能夠分散投資,例如將部份的生產線遷至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則能進一步減低部份的關稅影響。但投資者要留意加工的比例:若有企業宣稱生產線已搬到泰國,但原來只有10%的加工工序於當地進行,其餘九成仍然留在中國完成的話,美國監管當局肯定不會視之不見。

鍾秀霞
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
本欄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