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億元援助 小國投奔大陸

逾億元援助 小國投奔大陸

大灑金錢、買朋友,是大陸的拿手好戲,對小國尤為見效,也是令到台灣邦交國投奔大陸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對大陸揮金如土的銀彈攻勢,台灣去年的政府開發援助(ODA)總額也只有3億美元(約23.6億港元),面對動輒對單一邦交國投放上億美元的大陸,實在難以招架。

基里巴斯總統與王毅正式簽定邦交。

劉仕傑

台灣前外交官劉仕傑指出,「80至90年代,當時中國才剛剛改革開放,整個國家經濟一窮二白……台灣為了要鞏固邦交,做了許多國際合作的具體項目,包括早期的農耕隊(現在稱為台灣技術團)、國際醫療合作、水產合作、畜產合作、華語教師等等。」在當年的環境,ODA的思維來鞏固邦交是有效的。

惟大陸經濟進入軌道後,財力上已遠遠拋離台灣。劉仕傑點出「(大陸)儘管在政治及人權議題上仍然不及格」,其他國家還是會選擇跟大陸建交。過往的資料也顯示,大陸對待台灣的邦交國相當慷慨,對單一國家的援助以億為單位。

以台灣近期的斷交為例,基里巴斯與大陸建交過程中,討得一架價值逾7,000萬美元(約5.46億港元)的波音737客機;而台灣僅能以「優惠商業貸款」去挽回邦誼,最終無懸念地被拒。至於所羅門群島更從大陸手上獲得高達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的建交援助金,大陸同時承諾向所國派出團隊,取代台灣醫療團與技術團。

去年8月與台灣斷交的薩爾瓦多也不是省油燈,向大陸討得「社會計劃資金」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3,000噸稻米食物,果斷結束與台灣長達77年的外交關係。

台灣ODA功效大不如前,劉仕傑認為「現在可以往後退一步放空思考一下,台灣能不能在全球議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